“什么”胤禛一驚,直接站了起來,“怎么就讓他跑了”
揆敘愧疚道“都怪門下疏忽,才出了這樣的紕漏。”
他比胤禛更焦急。
因著絮兒在他掌心寫的那幾個字,讓他判斷出來,遵化這個地方肯定不止這一窩狐貍。
至少在絮兒眼里,遵化一地是十分危險的。
一個有些道行的狐貍精都覺得危險,揆敘能不緊張嗎
“四爺,眼看天也要亮了。要不然咱們收拾了東西,現在就出發吧。”
胤禛詫異了一瞬,很快就意識到,揆敘有什么事情瞞著自己。
“到底怎么回事”他難得沉現了臉。
就是因為知道揆敘事事以他的安危為重,胤禛才更要多問一句。
遵化一地雖然地廣人稀,因地盤大,總人口卻也不少。
那姓白的老狐貍在自己手里吃了大虧,偏又逃了出去,萬一找不著自己,就在當地作亂禍害百姓,豈不是他的罪過
揆敘無法,只能把絮兒在他掌心寫字的事,還有他的猜測一并說了出來。
胤禛沉吟了片刻,吩咐道“去把絮兒姑娘請來。”
不松了綁,絮兒就被揆敘親自領了進來。
“怎么還綁著呢”胤禛嗔怪道,“快給絮兒姑娘松綁,上茶,看座。”
“嗻。”揆敘親手解開了繩索,并引著絮兒在最下首的小板凳上坐好。
胤禛就坐在床上,居高臨下地看著絮兒,仗著年紀小,語調輕快地說“絮兒姐姐,我能問你幾個問題嗎”
絮兒也是知道些禮數的,眼見整個屋子只有胤禛一個人坐著,便知道自己的身家性命,是捏在這個六七歲的小娃娃手里的。
她急忙起身,惶恐地對胤禛行禮,“這位小少爺,您可是折煞奴家了。您盡管問,奴家不敢不答。”
胤禛也不矯情,直言問道“遵化有很多狐貍嗎”
“是有很多狐貍。”絮兒輕輕點了點頭。
胤禛又問“來的時候,我見方圓五里之內只有這一座宅邸,今夜竄出來的狐貍卻有十幾只。你們都是一家子的嗎”
“是一家子。”絮兒又點了點頭,怕胤禛誤會,她急忙又解釋道,“不過,真正的主子只有白先生和兩位白小姐,我們這些不過是他們父女豢養的狐奴,平日里僅供差遣罷了。”
胤禛笑了笑,對她口中的“僅供差遣”沒有做任何評價,只是又問出來第三個問題。
“你們這么鬧騰,遵化縣令也不管嗎”
在現代的時候看電視劇,見多了皇子王爺,只覺得縣令就是芝麻綠豆大的小官。
只有真正到了古代才會明白,一地父母官究竟有著怎樣的權柄。
縣令就是整個縣的一把手,不但軍政大權一把抓,還管著稅收和人才的選拔與推薦。
當然了古代氏宗族社會,三年換一回的縣令,很多時候行事都要顧忌當地的鄉紳大族。
但地方的豪紳富戶又何嘗愿意得罪縣令
常言說得好,頗家的縣令,滅門的知府。
若是真把人惹急了,人家不管不顧地搜刮一通,用搜刮來的金錢買好了門路升遷走了,他們又能怎么樣呢
更何況,普通豪紳想要捐官,還得縣令審批呢。
再有就是,若朝廷要修書,下旨征兆各地人才的時候,這些人才由誰推薦呢
當然是縣令了。
權力越大,責任越大。
縣令既然掌握著一縣的權柄,自然也有義務庇佑全縣的百姓。
所以,遵化鬧狐患,胤禛頭一個問的就是當地縣令的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