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遵化當地的鄉紳百姓,根本就不會讓他平穩地度過這三年。
反正遵化臨近邊境,民風彪悍,失蹤個把縣令,京城那邊根本不會追究。
自古以來,邊境地帶莫名其妙失蹤或病逝的官員還少嗎
朝廷就算想追究,也追究不過來。
至于邱縣令收賄受賄而遭報應,那是另外一回事,胤禛覺得兩件事不能混為一談。
執法者不必道德完美,因為執法者也在法律的管轄之下。若是執法者犯了罪,自有法律制裁他,最不該任由逃犯報復他。
若不然,日后再有百姓受鬼狐之患,還有哪個官員敢下死手,替百姓討回公道呢
胤禛說得理直氣壯,絮兒再次低下了頭,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四爺,接下來咱們先進縣城”揆敘忖度著胤禛的心思提議道。
“當然。”胤禛冷笑道,“帶好這群狐子狐孫,咱們先去拜訪一下邱縣令。”
既然是漏網之魚,自然就該有漏網之魚的待遇。他們是生是死,該由深受其害的遵化百姓決定。
到后半夜的時候,風雪就停了。
他們一路辨別著方向,往遵化縣城走來。
因為沒有再用神行符,縱然馬蹄全部用稻草包裹了,到大腿深的雪窩子也嚴重拖慢了他們的行程。
偏偏臨近中午的時候,太陽又出來了。
融化的雪在積雪上鋪了一層泥水,路就更不好走了。
好在揆敘方向認得準,等到黃昏時分,他們總算是趕在城門關閉前進了縣城。
邱縣令收到消息的時候,正收了卷宗,在后衙官暑享受捏肩泡腳的貼心服務。
“什么,四貝子來了”
他驚了一跳,忘了腳底下還有熱水盆,盆里的水灑了一地,把新鋪上的羊絨地毯弄濕了一大片。
“老爺,您慢點兒。”
伺候他的小妾趕緊上前扶住他,一邊拿帕子去擦濺在他臉上的水,一邊柔聲勸慰,“貴人臨門,是好事呀。”
邱縣令到底是心志堅定之輩,很快就穩定了心神,“你說的不錯,貴人臨門,是大大的好事。”
他趕緊讓人拿了干凈的鞋襪衣衫,穿戴整齊之后,就小跑到前廳去迎接。
從京城來的貴人,縣衙的下人可不敢讓人在大門口等著,直接就領到了前廳。
“不知四貝子駕到,下官有失遠迎。恕罪,恕罪。”
遠遠的,邱縣令就揚聲請罪。等到了近前,又順勢打千行禮,“臣遵化縣令邱澤,給四貝子請安。”
“邱大人快快請起,不必多禮。”
胤禛心里佩服他敢于為民除害的膽識,立刻便讓揆敘把他扶了起來。
在來的路上,邱縣令已經了解到,四貝子這次來,除了貼身的近人和保護的侍衛,還從馬車上抬下來十幾只碩大狐貍。
早就見識過遵化署狐的邱縣令了然,知道四貝子必然是半路遇上了鬼狐作亂,而且還收獲頗豐。
只是不知道,這位爺吃虧了沒有
若他在遵化地界吃了虧,又會不會遷怒自己這一方父母
這就是地方官員不樂意接待欽差的原因,對于不熟悉光還比自己大的人,你不但要討好他,還不知道怎樣做才能把人討好了。
總結起來,兩個字是“忐忑”,一個字就是“煩”
所幸胤禛不愛拐彎抹角,開門見山道“昨夜在郊外露宿,碰見一窩狐貍。等抓住了才知道,原是你這官暑狐患的漏網之魚,我干脆就給你帶過來了。”
邱縣令聞言,神色一凜,立刻就沒有了揣摩胤禛的心思。
“不瞞四爺說,當日下關以炮轟官暑時,有一道白煙沖天而起,很快就不知所蹤。”
說到這里,邱縣令有些咬牙切齒,“下官怕斬草不除根,這邦畜生日后仍在此地作亂,便請了游方的喇嘛查看,果然有一只狐貍逃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