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信后,胤禛當機立斷,轉頭就和三官保說,自己對盛京風光留戀不舍,想要在他府中多住些時日。
三官保“”
挽留你我真就是客氣客氣,您也別太當真了吧
“郭絡羅大人不會不歡迎吧”
“當然不會了。四爺肯多留,是奴才的榮幸,奴才的榮幸。”
三官保臉上笑得比花燦爛,心里哭得比鬼都慘。
能不能別可著我一家禍禍盛京將軍和盛京知府也是有府邸的。
三官保心里苦,但他不敢說。
非但不敢說,還得打疊起精神,好好招待四貝子。
再說京城這邊,直到年底,也沒傳來胤禛回京的消息,毓慶宮中的太子微微一笑,松了口氣。
但這笑容并沒有維持多久,很快就被冷冽替代。
索額圖,又是索額圖。
本以為在江南的時候敲打過他一回,他多多少少會收斂幾年。
哪知道這才過了多久,他就又忍不住跳出來使幺蛾子了。
攢動禮部尚書,在新年大祭時,將太子丹跪墊從門檻外,挪到門檻內。
這種昏招,虧他想得出來
其實上輩子也有這回事,不過卻是在康熙親征葛爾丹之后了。
那個時候,太皇太后已經不在了。
這件事觸動了康熙敏感的神經,讓康熙直觀地意識到了儲君之位對帝王統治的威脅。
本來在康熙親征葛爾丹的時候,半路病重,召見太子和三阿哥。
當時情況危機,太子心緒也十分復雜,一面要擔憂康熙帝身體,一面還有考慮康熙真有個萬一,他該如何穩定京城的局勢。
因此在見到康熙時,他更多的是表現出了身為儲君的穩重,為的就是讓康熙放心,這個天下亂不了
穩重表現得多了,就難免不夠悲痛。
特別是有一個可以單純悲痛的三阿哥襯托,顯得太子特別涼薄。
如果那一次康熙真的大限將至了,看見太子丹表現,絕對會帶著欣慰含笑九泉。
可是,康熙偏偏就挺過來了。
于是,這件事就在康熙心里扎下了一根刺。平時不碰還好,一旦有人觸碰,就會刺得康熙生疼。
而太廟跪墊事件,就大大地觸動了康熙帝敏感神經,狠狠地撥動了這根越扎越深的刺。
再加上太皇太后仙逝,太子又自幼喪母,他們父子之間再也沒有可以調和矛盾的潤滑劑,最終也只能漸行漸遠,直至不可收拾。
這輩子可能是因為太子對赫舍里氏的倚重少了,索額圖急了,所以提前出了這種昏招。
如果不是法保難得機靈了一回,叫人死死盯著索額圖,發現不對就報給了太子,太子就要被他給坑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