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額娘一句一句的叮囑,明若覺得自己的臉都笑僵了。但這都是額娘第一片慈心,上輩子很少感受到母愛的明若,還是很受用的。
就在她不斷的給自己下心理暗示,慢慢地接受了這門婚事時,胤禛失蹤的消息,突然傳回了京城。
當然了,這種事情不可能傳得沸沸揚揚到處都是。可明若是在道錄司任職的,胤禛是道錄司的首腦。他出了事情,道錄司縱然不是第一時間得到消息的,也是第二個。
這件事普通人明顯解決不了,康熙很快就傳召了如今的道錄司負責人。
于是,明若第二次踏入了乾清宮。上一次還是她小的時候,京城瘟疫肆虐,她阿瑪帶著他上了太和殿,和皇上耍賴,把她送進宮里躲避瘟疫的那次。
“你就是馬奇家的姑娘”康熙端坐在高高的丹陛下,隔著九重御階,跪在金磚上的明若,根本就看不清他的神情,只聽聞一道威嚴的嗓音。
君心難測,喜怒難辨。
但上輩子,明若在康熙手底下蟄伏數十載,對康熙的一舉一動早已琢磨得十分透徹。
她聽得出來,康熙并沒有動怒,甚至還帶了點欣賞。
“回皇上,正是臣女。”
今生和前世到底還是有不一樣的地方,如果是前世,所有的八旗子弟在皇上面前,都只能自稱奴才。
“朕聽說,道錄司的內務,是你在負責”
“回皇上,蒙四爺不棄,正是臣女在操持。”
康熙意味不明地說“男主外,女主內。你們二人倒是配合默契。”
明若心頭一緊,裝作聽不出康熙的疑心,謹慎地說“能為皇上分憂,是臣女的福氣。”
“四貝勒的事,你都聽說了吧”
“安公公傳旨時,臣女已經打聽過了。”明若實話實說。
安公公就是小安子,他在御前只配叫小安子,但出了乾清宮的宮門,旁人都得尊稱他一聲安公公。
收買傳旨太監打探消息,已經是人盡皆知的潛規則了。
能在御前伺候的都機靈,什么消息能透露,什么消息得閉嘴,他們都門清。
真有那腦子不清楚的,也不能混到搬旨的資格。
所以,康熙對這種事情,一向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
他甚至認為,讓身邊的人有油水可撈,他們才會更加盡心盡力地為他辦差。
果然,康熙并沒有這方面多糾結,只是問道“不知你們道錄司有何章程”
無論他心里有多少猜忌,聽聞兒子失蹤,康熙還是覺得心驚肉跳,第一反應就是先把兒子找回來。
太后那里他讓人盡力瞞著,等把阿哥找回來,再慢慢地和她老人家說。
但承乾宮和永和宮,康熙都讓人私底下遞了消息過去,讓兩位娘娘心里有個底,以免驟然得知,在太后面前露了行跡。
明若深吸了一口氣,沉聲道“臣女愿帶領葛、洪兩位大師,前往衢州,探查四貝勒的下落。”
“你”
“正是臣女。”
康熙終于對她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