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自然。明若身上的糖,都是馬奇府上的大廚做的,豈是集市上擺攤的可比
但明若臉上并無半點驕矜之色,而是一個一個很耐心地問了過去。
方才那個孩子家境算是好的了,家里有三個壯勞力,母親的身體也強健。奶奶年紀雖然大了,但身子骨硬郎,并不用常年看病吃藥。
對于平頭百姓來說,不用吃藥,就是省了一大筆開支。
其余小孩的家里,要么就是上頭有老人需要吃藥,要么就是家里沒有良田,要么就是家里人口單薄種種不一而足,各有各的難處。
聽著聽著,胤禛突然就羞愧了起來。
這群孩子在這樣的環境里長大,一年到頭也吃不到什么好東西。一旦有人給好吃的,他們本能的反應自然是先把東西吃到嘴里。
在不能改善他們生活條件的前提下,談什么推廣安全教育,搞不好就會弄成清朝版的“何不食肉糜”。
明若不愧是做過皇帝的人,和她一比,胤禛考慮問題,還是太過片面了。
溫和地打發走了那群小孩之后,明若忍不住嘆了口氣,“無論到什么時候,百姓的日子,總是不好過呀。”
百姓過不好,就是當權者的失職。
前世他繼位之后,一連十三年,不是在紫禁城處理公務,就是在圓明園處理公務,再沒有機會深入民間,體察民情。
也不知道在他的治下,老百姓的日子有沒有好過一點飯碗里的粥有沒有稠一點
那棵槐樹真的很大,樹冠鋪展開來,直徑能有一丈。
此時正是中午,太陽大得很。但他們站在槐樹下,卻只覺一片陰涼,簡直比屋里擺了冰鑒還要舒爽。
那群孩子很快就摘夠了一籃子,歡快地和他們擺手道別,一蹦一跳地回家去了。
這般的無憂無慮,感染力極強。無論胤禛還是明若,都不由自主地勾起了唇角。
小孩子都走了,兩人也不必擔心會誤傷他們,開始圍著這棵槐樹轉來轉去。
或許是心里惦記著南柯太守,兩人很容易就發現,槐樹上來來回回的有很多螞蟻在爬動。
此時明若還未正式修行,肉眼凡胎自然看不出什么。
但在胤真眼中,這些爬動的螞蟻身上靈光隱隱,明顯不是普通的螞蟻。
看來,這大槐樹上的精怪,果然是螞蟻。
明若沒看出什么來,就詢問地看向胤禛,胤禛對他微微點了點頭。
兩人也沒有打草驚蛇,一邊看一邊嘀咕著“這槐樹好大”,“也不知道漲了多少年頭了”
順著螞蟻爬動的方向,找到老巢所在之后,便裝作對槐樹失去了興趣,慢悠悠地回城去了。
遠離了槐樹之后,明若便道“就那侍衛所說,他們倆失蹤的地方是城西,莫不是李家莊里的那窩精怪作祟”
胤禛道“趁著天色還早,咱們去那李家莊看看。”
“好。”工作狂明若當然沒有意見。
兩人也沒有回客棧叫侍衛,直接穿城而過,從西門出去了。
出了西門之后,兩人一邊走一邊打聽李家莊在哪里。
走了半個時辰之后,明若實在是走不動了。
是她忽略了,今生他雖然也練過騎射,但畢竟是自幼養在閨閣里的小姑娘,無論是體力還是耐力,都不能與前世相比。
一開始胤禛也沒有察覺,只是覺得越往前走,明若的話就越少,到最后只剩下了喘氣聲。
直到他發現明若沒有跟上來,停下腳步扭頭一看,才發現對方正撐著一截殘壁,不住地喘息。
“你”他想問你怎么了,卻猛然發現這是句廢話。
索性他也不問了,干脆利落地走到明若身前,轉身蹲了下來,“上來吧。”
看著少年尚且單薄的臂膀,明若微微發怔,竟難得多了幾分扭捏,“這不太好吧男女授受不親。”
“這都什么時候了,就別男女授受不親了。”胤禛掏出兩張神行符貼在腿上,催促道,“你再磨蹭,天都要黑了。”
明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