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圓之夜很快就到了。
在這一個月里,張世忠也沒閑著。
他一邊做出找不到兇手又怕上頭怪罪,所以草草結案的姿態;一邊用散步人手暗中注意全縣的鄉紳富戶,特別關注那些平日里自詡風流的書生們。
不到一個月,他們就鎖定了下一個受害人。
畫皮鬼又換了一副容貌,以清官的身份,被城東王員外贖回了家里,做了第七房妾室。
不出所料,王員外也是個風流才子,平日里最愛的就是紅袖添香。
他家里之所以才七房妾室,絕對不是他本人夠克制,而是他的太太心善。
凡是失寵的妾室,都被他太太打發了一份嫁妝,找個和善人家,讓她們再嫁了。
也是因此,王太太是整個閩侯縣里手帕交最多的,那些從前在王員外家里做妾的,再嫁之后,也都和王太太保持著良好的聯系。
但家有賢妻,卻半點都阻擋不了王員外尋花問柳的腳步。今日帶回一個良家女,明日又包回來一個清倌人。
清倌人也就罷了,她們身陷泥濁,大多數都是不得已,王員外肯花錢替她們贖身,又不會虐待她們,也算是功德一件。
但良家女子,但凡有一點辦法的,誰樂意給人做妾
不用說,那些良家女子,都是王員外使手段弄進家里的。
對此,王太太一開始還會苦口婆心地勸說,但王員外每次都是嘴上應得好好的,下回再看見美貌姑娘,就依然故我。
時日久了,王太太看清了他的本性,干脆也就不和他浪費口舌,只是在他厭倦了人家姑娘之后,她再替人家姑娘重新找個歸宿。
而且,能被王員外使手段弄進家里的兩家女子,多是小門小戶出身,性子溫順也好,潑辣也罷,大多都心底良善,不會給王太太找麻煩。
但從樓子里出來的清倌人就不一樣了。
別以為清倌只和客人談詞論賦,就比賣身的紅倌單純。
事實恰恰相反。
正因為清倌人賣藝不賣身,想要吸引客人,甚至長久地留住金主,就要花費更多的心思,使用更高超的手段。
固然有些清倌人只是一心想要從良,跳出火坑過正常人的日子,但心機深沉,野心勃勃的也有不少。
當然了,她們自己也知道,以她們都出身,到了大戶人家肯定是做不了正房太太的。
所以,她們走的路線,一般就是使手段讓正房太太失寵,掌握管家權,給自己攢更多的私房錢。
如果有了孩子,那可就更好了。
她們不能做正房太太,可她們都兒子卻一樣可以繼承家產。
所以,哪怕是脾氣極好的王太太,對于剛進家門的清倌人,也是持防備態度的。
至于會不會放下防備,什么時候放下,得看她們自己的表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