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他的結發妻子,是他的第一位皇后,也是拼死為他但下繼承人的女子。
記得兩人剛成婚的時候,私底下也會打打鬧鬧,湊在一起吐槽前朝的大臣、后宮的妃子。
仁孝皇后本也不是一個循規蹈矩的女子,只是現實逼得她不得不把規矩刻在身上。
隨著時間的流逝,皇后越來越穩重,能幫他的地方越來越多,讓他能夠完全放下后宮事物,專心和前朝的大臣們斗智斗勇。
只可惜紅顏薄命,皇后薨逝的時候才二十多歲,正是桃李燦爛的年華。
“好吧,朕會和皇貴妃說,不要找太規矩的。”
“多謝汗阿瑪。”太子真心實意地歡喜,突然又想起了什么,小心翼翼地問了一句,“汗阿瑪,您和皇貴妃和好了嗎”
康熙的臉色一下子就變了。
太子心頭一跳,暗悔不該多嘴問這一句。
按理說,皇父的后宮,太子著實不該過問。
只因胤禛是皇貴妃的養子,皇貴妃得寵與否,直接關系到胤禛平日的待遇,他就不能不多問一句。
這兩位也不知鬧了什么別扭,先是康熙許久不踏入承乾宮,后來就算偶爾去了,也再也不曾留宿過,只是坐坐就走,最多用一頓午膳。
宮里的人最會看風向,暗地理早有流言傳出,說皇貴妃失寵了。
太子絕不相信,這種流言皇貴妃不知道。但承乾宮那邊卻從來沒有出面制止過。
雙方的應對都如此詭異,讓那些有心攪混了水,再渾水摸魚的嬪妃望而卻步,一時間倒也形成了一種詭異的平靜。
只是長久下去,也不是個辦法呀。
太子心念數轉,一撩衣擺就跪了下去,情深意切地說“汗阿瑪,汗額娘已經不在了,兒臣只希望您能夠一直好好的。
這些年,眼見承乾宮娘娘將您照顧得無微不至,兒臣暗地里也十分替汗阿瑪高興。只是如今兒臣實在是擔憂您”
“無微不至呵,她是無微不至。”康熙忍不住冷笑了一聲,對太子道,“行了,你先起來吧,這種事不是你該管的。”
只怕表妹的無微不至,不是對他這個表哥,而是王氏那個狐媚子吧
早知如此,他就不該把王氏帶回宮,不曾想帶回來一個禍害
偏生這種事情他又不好對外說,只能自己憋在肚子里,噎聲咽氣地把這個悶虧給吃了。
就算看在胤禛的臉面上,他也不能把皇貴妃如何。更別說皇貴妃還是他的嫡親表妹,不看僧面也得看佛面。
罷了,罷了
康熙努力說服自己權當是把親表妹養在了宮里吧。
若不然,他還能如何呢
“是。”太子暗暗松了口氣,轉而道,“兒臣今日前來,是為了山西巡葛禮貪墨一事,還請汗阿瑪下旨嚴查此事。”
康熙一頓,心道這真是巧了,他正想找機會和太子好好說道說道,太子自己就把機會送上門來了。
“太子呀,葛禮貪墨的數額并不高,且自己上了請罪折子深切懺悔,朕已允許他將功補過,你就不要再揪著不放了吧。”
這個葛禮,就是康熙一手提拔培養的,十分得康熙重用。
這人做事的手段很可以,但有一點,就是十分貪酷。每到一地做官,都會找各種借口貪墨。
這次更過分,他竟公然勒索漢族官員,被人一本參到了御前。
康熙對自己人一向優榮,這次也向往常一樣,準備輕輕放過。
但他準備松手放過,太子卻不想高抬貴手。
而且,他并不覺得,向同僚勒索五萬兩銀子,是一件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