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二人又說了會兒話,胤禛是掐著點兒出宮門的。
他前腳剛走,后腳諸位阿哥就陸陸續續地進了無逸齋。
十阿哥是被九阿哥拖著進來的,他一邊打呵欠一邊抱怨道“九哥,你今天是怎么啦往常也沒見你這么勤快呀”
整個無逸齋誰不知道,九、十兩位阿哥一向是掐著點兒來的。往往是他們前腳剛跑進來,后腳授課的師傅就捧著教案跟進來了。
一起墮落的小伙伴突然上進了,更可怕的是,他不但自己上進,還要拉著他自己一起。十阿哥非但不習慣,更是覺得驚悚。
“唉呀老十,你走快點吧”九阿哥急匆匆地說,“四哥昨天回宮了,今天說不定會來上書房。”
“什么,四爺今天會來上書房”正吃著點心,指揮哈哈珠子收拾課桌的保泰聞言,把點心一丟就湊了過來,“九爺,四爺今天真的會來”
同為胤禛的迷弟,九阿哥和保泰之間,多少是有點相斥屬性的。
如今見保泰眼巴巴地湊過來,朝自己問四哥的消息,九阿哥得意的小尾巴都翹起來了。
“這我可不敢肯定,不過嘛”九阿哥得瑟地抬著下巴,朝貼身太監趙多寶伸出了手。
趙多寶立刻會意,從九阿哥的書包里,翻出了昨天被胤禛批改過的那二十道乘法題。
昨天晚上入寢前,自家主子就特意叮囑了要把這幾張紙帶上。除了找人炫耀,趙多寶實在是想不到這樣做還有其他的意。
九阿哥小心翼翼地接了過來,在保泰面前晃啊晃,得意洋洋地說“看見沒,看見沒四哥昨天回宮了,還親自給我批改了課業。”
保泰伸著脖子看了一眼,待看清是數學題,他就忍不住撇了撇嘴,不想搭理九阿哥了。
和九阿哥正好相反,他不喜歡算術,喜歡四書五經。
保泰入學不久,就對四阿哥這個敢逃學的堂兄心生欽佩。只是這種欽佩,還帶著一點兒乖學生對校霸的敬畏,導致他對胤禛是有心結交而不敢親近。
不過,這種情況隨著胤禛在康熙面前替裕親王說情之后,就徹底改變了。
有裕親王這個親阿瑪在后面攛掇撐腰,保泰膽氣大漲。而事實證明,胤禛這個“校霸”其實挺好說話,對他的態度十分溫和。
于是,保泰對這個自己大不了多少的堂兄的感情,就從敬畏變成了親近。
在偶爾請教了胤禛一次問題之后,他又從親近變成了敬佩。
自那以后,每次胤禛來上書房,都會和他說說話,問問他的課業。
更有甚者,保泰在課業有不懂的地方,既不請教老師也不詢問同窗,都攢在一起,等胤禛來了讓胤禛教他。
這種徹頭徹尾的迷弟行,為讓胤禛哭笑不得,每次都勸他別這么干,有問題最好是當場請教老師,不要拖著。
但保泰雖然每一次都是表面上答應得好好的,下一回依舊我行我素。
次之后,胤禛見他的功課并沒有落下,才明白這小子那些疑惑,八成只是當場疑惑,隨后自己就想明白了。
他之所以還要請教胤禛,一是想要近距離多接觸偶像;二就是胤禛的邏輯思維方式每每都能給他啟發。
這也難怪,胤禛這輩子雖然也是自幼學習四書五經,但他畢竟受后世影響多年。
再則,他這輩子的老師揆敘也不是一個迂腐之人,給他講課自然不會拘泥于一道,常常是旁征博引,一篇文章就能引用三四家學說。
可以說,胤禛的知識面高度可能比不了那些同齡的天才,但他的廣度怕是少有人及。
保泰每次請教他之后,都會覺得深受啟發,對已經學過的學問有新的認知。
原本這是他一個人的殊榮,哪知道九阿哥橫空出世,被八阿哥帶到了胤禛面前。
九阿哥的母親是宜妃,而宜妃是康熙的寵妃,他和溫妃的兒子十阿哥簡直就是后宮中的兩個小霸王,整日里招貓逗狗,天不怕地不怕,自然也不怕胤禛。
當然了,由于胤禛身上還有一層“校霸”光環,這倆后宮小霸王一時之間倒是不敢熊到胤禛面前。
膽大又活潑還不熊的孩子,誰不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