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大阿哥哥來了之后,非常規矩地給太子行禮,一點都沒有早年的跋扈之氣。
見大阿哥這么給面子,太子也投桃報李,不等大阿哥跪下去,就急忙把人扶了起來。
讀了那么多的史書,太子可太清楚了,自古以來,世人都喜歡悲情英雄式的敗者,和寬厚仁慈的勝利者。
又有劉邦這個封賞功臣最為大方,對待翔辰最為寬厚的長者在一旁指點許多,太子早就不把兄弟爭鋒當成大事了。
反正他登基為帝已經是既定的事
實,又為什么要在這個時候,和大阿哥計較一時長短呢
萬一勾起了大阿哥的逆反心理,在關鍵時刻給他搗亂,豈非是得不償失
眼見大哥直接臣服了,一直在觀望的三阿哥也只得收斂了所有的心思,在太子面前表現得畢恭畢敬。
太子也順勢對三阿哥表達了善意,兄弟之間門一派和睦,讓不知情的人看了,怕是會暗暗感慨天家兄弟和睦,當真看為天下表率
實際上如何,個人心里都清楚。
大阿哥只是需要太子的一個態度,一個日后不會為難他的態度。
畢竟他如今不比從前,除了額娘和福晉之外,又新添了兩個女兒,拖家帶口的,自然要更加謹慎低調。
至于三阿哥,自從太子和胤禛表面決裂之后,他就時常往太子跟前湊,儼然把自己當成了太子最好的弟弟。
如今眼見太子最終得利,大阿哥有沒有半點搞事的苗頭,他自然樂意給太子抬轎子,順便暗中相胤禛炫耀挑恤。
對此,胤禛心中毫無波瀾,甚至有點想笑。
兄弟三人又等了半個時辰,康親王裕親王等宗親到了。
胤禛迅速和太子對視了一眼,代替太子出門迎接。
幾個宗室親王簡單地詢問了康熙的情況,胤禛自然是把情況往重了說,并趁機暗示,當此危急之時,應該由太子主持大局。
裕親王秒懂。
宗室親王來了,自然是先要面見康熙。寢殿中除了皇貴妃之外,其余嬪妃都避到了側室。
康熙并發的疾病,半身不遂嘴歪眼斜,顯見是說不出話來了,更不可能再處理國事。
國不可一日無君,如今又有太子這個名正言順的繼承人,該如何安排,諸人心中都有數。
但誰都沒想到的是,頭一個站出來支持太子攝政監國的,竟然是平日里行事十分低調的裕親王。
要知道,他和太子可沒什么交集啊。
眾人心里一面覺得奇怪,一面又暗罵裕親王嘴快,把擁立之功的頭功給搶了。
康親王等人隨后也表示了同意,不過他們卻以太子尚未成婚為由,建議從宗室中推舉出兩位王爺來,和太子共同理政。
胤禛面色微變,似笑非笑地說“二哥今年已經十九歲了,擱在平常人家,怕是兒子都好幾個了。我二哥不過是潔身自好,不欲在嫡子出生前有庶子而已。怎么到了幾位叔伯嘴里,就成了年幼不知事”
八阿哥也上前一步,笑瞇瞇地說“四哥息怒,幾位老王爺怕不是年紀大了,又兼寅夜驚起,腦子略顯昏沉,這才言語失當。咱們身為小輩,有尊老愛幼之心,自該體諒一番。”
好家伙,如果說胤禛說話不客氣的話,八阿哥簡直就是直言他們年老昏聵,胡言亂語,干脆利落地把幾個宗室老王爺的臉面撕下來,扔在地上踩。
此時不能多說什么的太子,紅著眼眶一臉哀傷,心底卻忍不住為八阿哥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