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底,形勢比人強。
胤禛也無意看諸位重臣的笑話,當即就一撩衣袍,對著太子跪了下去,朗聲道“二哥,此時正值危急存亡之秋,還得請您主持大局,與眾人一同匡扶社稷。”
眾人瞬間松了口氣,急忙朝太子跪拜,熊賜履、李光地這兩個漢人出身的大臣更是欣慰不已。
天家兄弟兄友弟恭,不為了爭皇位讓朝廷白白損耗,實乃皇室之大幸,天下之大幸
君不見前朝玄武門、燭光斧影、靖難之役,給天下百姓落下了多少話柄
這其中,李光地比熊賜履更高興。
因為他的侄女被選為了太子側福晉,如果太子登基,依照他在朝中的地位和太子對漢臣的態度,至少一個妃位是跑不了了。
在滿人主政的皇朝里,他也不敢指望他侄女將來生的皇子能夠繼位,但將來他的家族若是多一個王爺外孫,也是一重保障。
不過,當務之急,還是得踩著這群宗室王爺,向準皇帝表表衷心。
自秦朝一統天下起,朝中大臣就沒有喜歡宗室的。
安分守己的宗室,都有可能被博名的大臣們當成經驗包來刷。那些不安分,總是上躥下跳想要掌權的,更是被他們深惡痛絕。
就算天子少年登基,不能獨立處理政務,不是還有他們這些朝中肱骨可以輔政嗎你們這群宗室跳什么跳
哦,想做攝政王、輔政王啊
還記得睿親王多爾袞是什么下場嗎還記得輔政王豪格是什么下場嗎
殷鑒不遠,望諸位王爺勉之
明珠由于腦補的太多,一不小心得罪了太子,而且看四貝勒的意思,根本無意與太子相爭,它自然是麻溜地選擇從心,非常自覺地充當了太子的馬前卒。
胤禛也覺得挺對不起他,覺得應該給他一個將功補過的機會,就把果親王上躥下跳的事稍微提了兩句。
聰慧如明珠,秒懂。
他是個要臉面的人,不會直接和幾位王爺對噴,而是非常恭敬地請奏太子,太子妃已經選出來了,估計烏拉那拉氏的嫁妝也都備齊了,而太子也早已及冠,是時候把太子妃給娶回來了。
幾位王爺不是以太子尚未成婚為由,意圖干政嗎
現在,立刻、馬上讓太子成婚不就得了
正好他們滿人也有沖喜的習俗,如今皇上臥病在床,太子匆忙曾經為皇上沖喜,傳揚出去也是太子的孝道。
李光地雖然想讓他的侄女先于太子妃嫁入東宮,卻也知道,如今最要緊的是先把太子的地位徹底穩住。
所以,明珠話音一落,他就頭一個站出來附議。
連續被兩人搶先,索額圖剛緩和過來的臉色又黑了。
一邊暗罵明珠狡詐、李光地奸猾,一邊跟著附議。
形勢瞬間逆轉,太子也不著急登基了。
就像明珠說的那樣,皇上這邊才剛躺下,那邊太子就急吼吼的登基,傳出去那肯定是好說不好聽。
還不如先成婚給皇上沖個喜,不管有效果沒效果,有這個態度擺在那里,民間朝野必然稱頌太子仁孝。
歷朝歷代,沒有哪個皇帝太子標榜忠義的,卻個個都標榜孝順,摳孝子人設。
當然了,奔著暴君席位去的不算。
他們之間愉快的達成了共識,當眾表演了一番君臣相得。
果親王的臉,已經比青菜還要綠了。
作為跳的最歡的一個,他也是被踩的最狠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