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這一樁婚事里,獲益最大的就是郭絡羅氏。
原本他們接完圣旨,舉族商議之后,就要派人去安郡王府,把自家姑奶奶接回來待嫁。
但玉錄玳卻先暗中派人回來,讓他們不要著急,等婚期定下之后,敢在婚期前一個月再來接她。
待族人們問及緣由,傳話的人只說了兩個字嫁妝。
偌大一個郭絡羅氏,總有幾個聰明人。
很快就有人反映了過來,怕是和碩格格的嫁妝,被安郡王府給挪用了。
這還了得
幾個年紀大的當既就吹胡子瞪眼,有那年輕沖動的,更是叫囂著要到安郡王府去討個說法。
這種情況若是放在在十年前,岳樂還在的時候,或者上輩子康熙尚在慢慢消磨岳樂的影響力時,他們絕對不敢這么囂張。
但此一時彼一時,如今他們可不怕了。
還是族長性情穩重,知道玉錄玳之所以特意讓人傳話回來,必定是有了計劃。
他們不了解情況,貿然動作只會添亂,不如靜觀其變。
傳話之人見局面被族長壓下,頓時松了口氣,拱手告退了。
玉錄玳接到稟報之后,賞了他五十兩銀子,表示以后只要忠心耿耿,等她出嫁的時候,會把他們一家子都要走。
那人大喜過望,急忙跪下表忠心。
要知道,安郡王府的包衣家奴何其多也,像他們家這種既沒有門路,又沒有財源的,就只能做一些邊邊角角的活計,等閑近不了主子的身。
這次玉錄玳的心腹丫鬟暗中找到他,讓他給郭絡羅氏送信的時候,他幾乎是毫不猶豫就答應了。
原因無他,富貴險中求耳
如今得償所愿,一家子雞犬升天,如何讓他不激動,不感激
把人打發走了之后,玉錄玳就靜等著佟佳氏給她備嫁妝,順便陪伴自己的親外祖母,也就是府里的太側福晉。
太側福晉早年也生過兩個兒子,只可惜都不幸夭折,只有一個女兒長大承認,被岳樂請封為和碩格格。
要知道,和碩格格可是親王嫡女才能有的封號,能為側福晉所出的女兒請封,可見岳樂對太側福晉的寵愛。
只是,再多的寵愛,隨著岳樂身亡,也都像脆弱的菟絲花一般,隨雨打風吹去。
因為沒有兒子,女兒又早逝,太側福晉膝下空虛,不得不仰昔日敵人的鼻息而活。
若不是還有一個年幼的外孫女需要照料,太側福晉怕是早就隨著女兒去了,如何會撐到今日
如今外孫女被賜婚給皇上信重的弟弟,有了好歸宿,太側福晉只覺得老懷大慰,便是立刻死了,也有顏面去見女兒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太側福晉如今就是如此。
可是,玉錄玳卻并沒有因為外祖母的紅光滿面而高興,反而滿心憂慮。
因為,前世就是在她出嫁不久,外祖母心神一松,就此撒手西去了。
這是她在世上唯一的親人了,如果可以,她自然期盼外祖母長命百歲。
只是,生死之事,又豈是人力可為
她只能趁外祖母還活著,多多盡孝,讓外祖母多享受一些天倫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