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太妃從來沒想過,自己的一輩子竟然還能過成這樣。
她出身包衣世家,十三歲前最大的愿望,就是家里能使點銀子,托關系給她報個免選,讓她不必到宮里去伺候人。
但天不遂人愿。
等到她要參加小選的時候,正值三番之亂。皇上為了給前線湊軍費,一連取消了兩次選秀。
太皇太后心疼孫兒,放出消息說,要在小選的包衣宮女里,挑幾個容貌秀麗的伺候皇上。
德太妃的相貌如何,只是看她得重之后的升遷速度,花便能窺見一二。
畢竟,皇上怎么會委屈自己呢
因著她有一副好相貌,家族的長輩們便起了心思,要送她進宮,搏一搏那潑天的富貴。
這時候的女子,從來沒有自主的權力。長輩們已經決定好的事,她有什么辦法呢
她只能順從,強忍住心頭的忐忑,投身那陌生的宮廷。
索性她長得的確夠好,性子也十分溫婉,很快便被上頭的主子注意到,送到了乾清宮伺候。
再后來就是生子封嬪,懷孕封妃。以一介包衣女子的出身,坐到了四妃的位置上。
皇上的柔情與看重,她也不是沒有迷失過。
可是,從皇上將她的兒子送給皇貴妃那一刻起,她就無比清晰地認識到帝王無情。
從那以后,她就守住了本心,用心琢磨皇上的喜好,從不觸碰皇上的逆鱗。
畢竟,她雖然失去了一個兒子,可還有另一個兒子需要皇上的寵愛來保護。
她冷眼瞧著,宮中女子眾多,但和她一樣清醒的,就只有翊坤宮妃郭絡羅氏。
從那以后她就知道,她最大的對手,就是郭絡羅氏宜妃。
事情的發展也果然如她所料,她與宜妃相互較勁好幾年,兩人的寵愛不分上下,在這后宮都是獨一份的。
她走溫婉賢良的解語花路線,宜妃就是一朵張揚肆意的刺玫瑰。
兩人非常默契地避開了和對方重合的地方,又非常默契地幫對方打壓有形似特質的小嬪妃。
就在德妃以為,她們這亦敵亦友的關系會維持一輩子的時候,打破現狀的人出現了。
那是她的長子,是她以為自己會永遠失去的長子。
那個孩子,自幼便聰慧過人,又心底善良,重情重義。
她是生母,佟佳氏是養母。
胤禛明里暗里地表示無論生恩還是養恩,對他來說都無比重要,他一樣都舍不下。
她和他置氣,他也若無其事,只要有機會,還是會往她這里跑。
孩子都這樣了,做母親的還能如何呢
到最后,她還是像這世上的無數父母一樣,對自己的孩子妥協了。
讓她與宜妃的關系驟然拉進的原因,還是胤禛的重情重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