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顯然是沒想到胤禛還會特意詢問他的意見,明顯怔了一下,就看見了葉克書背著四阿哥,殺雞抹脖子地朝他使眼色。
如果是在往常,法海自然不會和他爭風頭。但四阿哥是第一個在自己的兄弟已經給出了意見之后,還肯問一問他的意見的人,法海覺得,自己不能辜負四阿哥的看重。
于是,他全當沒有看見葉克書的眼色,俯身低聲對胤禛道“奴才以為,翠云樓的名頭雖然大,但招牌菜就那幾樣,還多半是被人吹出來的,不如文順莊的菜實惠。”
“實惠”葉克書立刻嗤笑了一聲,“阿哥差那幾個錢嗎”
他話音剛落,就聽見胤禛真心實意地反駁,“我還真差。”
沒錯,皇子未開府封爵之前,拿的都是親王的俸祿,一年一萬兩白銀。另外吃穿用度都是內務府出的,打賞也有皇貴妃替他準備,他幾乎沒有用錢的地方。
但問題是,由于他年紀小,誰也不會讓他管錢呀。
大錢都是皇貴妃替他保管經營的,小錢則是由劉嬤嬤保管的,跟他一毛錢關系都沒有。
今天出來之前,劉嬤嬤倒是給他用銀角子裝了幾個荷包,以備他賞人用。
可為了套路偷桃父子,他的錢已經全部打賞完了。
現在他們逛街用的,都是臨出門的時候,佟國綱給的。
所以說,他缺錢嗎
當然缺
葉克書沒想到他會這么說,噎了一下,一時間不知道該怎么圓場了。
還是法海性子圓滑,笑道“走吧堂兄,今日堂兄也去嘗嘗文順莊的手藝,十分不錯的。”
“那那行吧。阿哥,奴才抱著您”
正好胤禛也累了,就不矯情了,張開手讓葉克書抱著自己,跟著法海去了文順莊。
和翠云樓占據的黃金地段比不了,文順莊已經接近西華門了,略顯偏僻。
但也正因為偏僻,地皮便宜,文順莊的占地面積十分可觀,是一個大院子。
院子外面栽種了兩排垂柳,此時正當夏季,垂柳依依卻又沒有柳絮,有好幾桌客人都不進莊去吃,而是把桌子設在了柳樹下附庸風雅。
胤禛一見,便道“兩位舅舅,咱們也在外面吃吧。”
兩人是陪玩的,自然依他。
于是,法海就叫伙計又抬了兩張桌子出來,讓葉克書帶著胤禛先坐,請張保跟著他去點菜,以免點到了胤禛不愛吃的菜色。
外邊的胤禛一邊吃著點心等上菜,一邊觀察那些同坐在柳樹下的人,憑借著自己超高的聽力,從他們的談話里搜集信息。
也就是從這些信息里,胤禛知道了,今年是大比之年,而且皇上改革了科舉的錄取方式,滿人和漢人的科舉不再分開考了。
這些人都是來京城趕考的漢人,對于皇上的這一英明舉措,自然是舉雙手贊成的。
但也有江南的考生,對于南北漢人的錄取比例一樣頗有微詞。
自隋朝以來,天下的經濟重心由西往東移動之后,越是臨水的地方,經濟就越繁華,錢財就越多,人才也就越多。
從南宋開始,江南就是文風鼎盛之鄉,人才自然比北方多,考生的壓力也比北方學子大。
如果說北方學子科舉是千萬人擠獨木橋的話,那南方學子就是千萬人擠鋼絲。
在這種環境下,南北漢人錄取比例相同,對南方學子來說,實在是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