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而有三公主一再安撫勸阻,又是哄又是嚇的,才讓勉強按住了她,沒讓她鬧起來。
只可惜,因著榮妃才干不足,延禧宮并非鐵板一塊。她在宮里哭自己母子命苦的事,還沒過夜,就被各宮的眼線傳回了自己真正的主子那里。
不出太子所料,德嬪果斷出手了。隨后,宜妃也緊跟其上,推波助瀾了。
溫妃和惠妃雖然沒有摻和,但也對這件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順便收集一些德嬪和宜妃出手的證據,穩坐釣魚臺。
很快,榮妃就和三公主鬧翻了。
起因是三公主一直安撫榮妃,三阿哥的處境并沒有傳言中那樣凄慘,但沒過兩天,三阿哥就因為抄書過多,手腕腫了。
雖然康熙因此免了胤祉抄書的懲罰,但沒有免除禁足。當然,這一回為的是讓兒子好好養傷。
但榮妃不知道呀。
她就只知道自己兒子都這么慘了,皇上還要禁他的足,分明已經不在乎這個兒子了。
別有用心的人再隨意散播兩句謠言,說什么太子是嫡長子,自然是皇上的心尖尖;大阿哥是皇上第一個立住的孩子,在皇上心目中的地位自然也不一般;四阿哥的養母是皇貴妃,自然有養母替他在皇上面前爭好處;五阿哥養在太后膝下,皇上孝順,給太后請安的時候順便也和五阿哥把父子親情培養了。
相比之下,就三阿哥排行不上不下,生母既不受寵,又沒有表親的情分,皇上自然就忽略了
這些話說得似是而非的,說它不對吧,又有幾分道理;說它對吧,又委實冤枉了康熙。
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榮妃信以為真了。
三公主畢竟只是一個不到十歲的小姑娘而已,就算再聰慧,見識到底有限,也不能理解一個接連喪子的母親對兒子的緊張。
所以,母女兩個順利成章地鬧翻了。
三公主氣得渾身發抖,走的時候還不敢在路上哭出來,生怕給母親招來禍事,回到公主所之后,就趴在奶嬤嬤懷里放聲大哭。
奶嬤嬤也是心疼的不行,但兩頭都是主子,另一個還是榮妃這樣不省事的,借她一個腦袋她也不敢勸呀。
她只能輕輕哼著三公主小時候常聽的搖籃曲,把三公主哄睡了。
神經緊繃了這么多天,三公主終于睡了一個安穩覺。
但第二天醒來,她就接到了一個驚天大雷。
“你說什么額娘她干什么了”三公主恨不得暈過去,全當沒聽見奶嬤嬤說的話。
奶嬤嬤也覺得十分無語,心疼地摟住三公主,艱難地重復道“榮妃娘娘她違抗圣命,沖出了延禧宮,到慈寧宮哭求太皇太后救三阿哥。”
說到這里,奶嬤嬤的聲音都艱澀了,“太皇太后年紀大了,受了驚嚇,御醫診斷說是風邪入體。萬歲爺大怒,讓人把娘娘拉回延禧宮了。”
三公主抓住奶嬤嬤的手,緊張地問“那汗阿瑪對額娘有什么處置”
提起處置,奶嬤嬤終于露出了笑模樣,“萬歲爺畢竟還是顧念公主與三阿哥的,雖然憤怒,卻并沒有將榮妃娘娘怎么樣。”
“嬤嬤,你糊涂呀”三公主的身子一下子就癱軟了,有些絕望地說,“若是汗阿瑪在額娘犯了錯之后,現清白處置了,這件事也就過去了,日后再如何,也不會翻舊賬了。如今汗阿瑪壓著不處置,分明是動了真怒。此次若是太皇太后安然無恙便罷,但凡太皇太后有個三長兩短,額娘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