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說得輕描淡寫,心里其實也沒怎么難受。
但太皇太后是知道她早些年是怎么防備德妃的,卻不知道關于胤禛的身世,他們母子二人早就相互通透了。
老太太想當然地就覺得胤禛寫信回來,肯定是難以置信地質問皇貴妃事情的真假,皇貴妃也必然會十分傷心。
對于皇貴妃這種心情,其實太皇太后挺能理解的。
她老人家經歷三朝,多少后宮事都看盡了,各類嬪妃會有什么苦楚,她心里一清二楚。
只是,有的嬪妃拎得清,比如皇貴妃,比如宜妃;有些嬪妃拎不清,比如兩位先后,再比如榮嬪。
拎得清的她也愿意多庇護幾分,至少給她們一處清凈之所;至于那些拎不清的,自己都不想著自救,她老人家更懶得搭理了。
皇貴妃自執掌后宮以來,無論是心性品德,還是行為處事,都頗和老太太的脾胃,太皇太后自然多疼她幾分。忖度著她遭遇了和養子生隙的事,心里更加憐惜幾分。
“你別想那么多,小四是個好孩子。”太皇太后拍著皇貴妃的手背,語重心長地說,“他就是年紀小,沒經過什么事,驟然之間得知真相,一時難以接受而已。越是這個時候呀,你越是不能和他置氣,不然就把他越推越遠了。”
說著說著,太皇太后就想起了自己的兒子。
那時候她也是年輕好強,不懂得這個道理,結果落得個母子反目,兒子臨死都不肯原諒她。
自己經歷過的痛苦,她實在是不愿意小輩們再重復一次相同的悲劇了。
皇貴妃的眼眶是真的紅了,原本假意擦拭淚水的動作也變成真的了。
她又沒有真的和養子生嫌隙,沒有鉆進牛角尖里,如何聽不出來太皇太后說的都是肺腑之言
“老祖宗放心,我都聽您的。”皇貴妃含淚笑道,“原本我心里還有些不舒服,聽您這么一點播,我心里就有數了。”
誰不喜歡肯聽勸的呢
尤其是老人家,更喜歡愿意聽人勸的孩子。
于是,太皇太后欣慰地拍了拍她的手背,柔聲道“眼見小四就要回來了,你也別在我這里耗著了,快回去讓人把東四所好好收拾收拾。小四一路舟車勞頓的,他年紀又小,回來可得好好養養精神。”
“誒。”皇貴妃笑著應了一聲,“那臣妾就先告退了。”
她帶著人退出了慈寧宮,一眼瞥見曹佳嬤嬤欲言又止的,略一思索就知道她想說什么。
“你若是想說章佳嬤嬤的事,就不必開口了。”皇貴妃淡淡道,“我這里需要忠心的奴才,卻不需要自以為忠心的,更不需要打著忠心的旗號,替主子做主的。”
“是。”曹佳嬤嬤神色一凜,立刻跪地認錯,“是奴婢豬油蒙了心,還請主子恕罪。”
皇貴妃微微一笑,親自去扶曹佳嬤嬤,嗔怪道“嬤嬤這是做什么你是我身邊自小就服侍的人,我哪里不知道你一心為著我只是,宮里不比別處,說話做事都要多留一個心眼,能說的才說,能做的才做。
這一次,章佳嬤嬤只是冒犯到了小四頭上,小四心性寬厚,又因她是我身邊的老人更寬宥她幾分,才不和她計較。若是換一個主子,只怕她的命都要填進去了。我讓她出宮去,不是驅逐她,而是為了保她呀。”
曹佳嬤嬤露出了羞愧的神色,“主子,是奴婢考慮不周了。娘娘放心,奴婢日后必定更加謹言慎行,不給主子添亂。”
見她是真的醒悟了,皇貴妃才淡淡道“走吧,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