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小爺的身份,至少也得是哪個親王家的兒子吧。還得是有實權的親王家里的愛子。
只片刻之間,那縣令已經在腦子里把康親王、莊親王、簡親王、裕親王等幾位實權王爺家的子在腦子里過了一遍。
然后他就發現,這幾家里的阿哥,沒有哪一個排行和年齡都對得上的。
縣令心里激動了起來,忍不住往更大膽的方向去猜難不成這是天家的四阿哥到了
想到這里想到這中,縣令深深吸了一口氣,快步走到胤禛身邊,陪笑道“四爺,奴才王崇光,滿姓完顏氏,給四爺請安。”
“你也是旗人”胤禛有些詫異。
蓋因如今的八旗子弟雖然還沒還不至像后來那般糜爛又不事生產,但卻多是走的在六部做筆帖式的路子。日后不管是做京官也好,到軍營里做武官也好,總之少不了他們都前程。
便是有被家里安排做縣令的,去的也都是江南、廣州等膏腴之地,往湖北這邊的
胤禛的神情不禁有些微妙了,看王崇光的眼神很有些怪異。
王崇光和他眼神一對,就大約猜出他心里在想些什么了。
無非就是他一個八旗子弟,怎么會來到這中窮鄉僻壤里做縣令
猜出他的想法之后,王崇明不禁苦笑難道他不想做一個在膏腴之地撈錢,混吃等死的紈绔嗎
他也想啊,他實在是太想了。這可惜,上天不給他機會呀
王崇光苦笑道“奴才只是旁支,家里早沒什么人脈了。能謀得這一個縣令之位,還是恬著臉到主家去求來的。奴才也不敢有別的想頭,只求能安穩做官,等考評的時候能得個中上便罷了。”
胤禛點了點頭,表示理解。
這年頭,做官固然要靠才能,但更多的還是要靠家世。
別看王崇光說得可憐,其實他的處境已經比大多數漢族寒門子弟強多了。
許多漢族的寒門子弟十年寒窗,好不容易高中了,最后也就落了個候補的名頭。王崇光再怎么境遇艱難,舍了臉皮到主家去幾趟,就能得個實職。
見他神色緩和了,王崇光心里松了口氣,彎著腰詢問道“四爺您看,今天這案子該怎么處理”
幸好他們站得比較靠里,說話的聲音也不大。不然王崇光這句話讓旁聽的百姓們聽見了,少不得要罵他幾句諂媚權貴。
沒看見跪在尸體旁邊的劉老頭已經滿臉憤怒了嗎
胤禛板著臉,嚴肅地說“你才是本案的主審官,怎么審自然是你在做主。我只是幫你找找證據而已,至于采納與否還得看你。”
“四爺說笑了,若是有證據,奴才自然是要采納的。”王崇光苦笑了一聲,低聲道,“不瞞四爺說,奴才也是半個月前才上任,這案子正是奴才審理的第一個案子,不想就是這樣大的命案。要是審不好,年底的考核上只怕不會好看,這官兒多半也做不下去了。”
完顏氏的子弟多的是,光是呵嫡支在五服以內的就不知道有多少,哪里會在他身上話費太多的資源
能幫他謀個縣令就不錯了,至于后續他官途如何,都得靠他自己去拼。
如果殺出了一條血路,在朝堂上站穩了腳跟,主家那邊才會拿正眼看他。到那個時候,也就是他需要回報主家提攜之恩的時候來。
若是混不出名頭,誰還會搭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