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他們驅鬼的這一家姓蔡,就住在城南的富人區。
聽了蔡老爺講述的基本情況之后,胤禛頭一個感覺就是他們家發生的事,非常符合聊齋諸多鬼狐故事的脈絡和套路。
簡而言之,就是俊秀書生獨自在書齋讀書,深夜之時有美貌女子登門,不求名,不求份,但求公子憐惜,賜一夜春宵。
而該女子的身份要么是鬼,要么是狐。
其余鼉龍、蜂女、龍女之類的,多半有個公主的高貴身份,男主只配做上門女婿。
然后過個三年五載的,或是男主自己思念家人了,或是女方勸說他該回去盡孝了,兩人就自然而然的分開了。
當然了,兩人之間多半還會有子嗣。
人家女方是不要子嗣的,已經生下來的就直接讓男方帶走,沒有生下來的就在生下來之后用各中神奇的方法送還給男主。這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讓小孩兒順著海浪漂到岸邊。
不知道男性看了這中故事會是什么想法,上輩子作為一個實打實的女孩子,胤禛是怎么看都覺得這類故事之所以會生成,純粹是仙女們寂寞了,就找個男人快樂一下。
等仙女們膩了之后,再把男的打發走,連同男人的俗中一起。
至于男方走的時候帶走的珠寶,權當度夜資了。
很顯然,蔡老爺的兒子沒有給仙女黨上門女婿,而是被鬼狐上門iao了。
蔡老爺的獨子是個書生,按照聊齋里的稱呼習慣,就叫他蔡生。
蔡生字涉川,字是好字,充分寄托了父母對他深切的期望。蔡生才學也很不錯,才二十七歲的年紀就中了舉人。
不到三十歲的舉人有多難得,只要學過范進中舉的都知道。
蔡家全族三代才培養出這么一個金鳳凰,自然是全族上下都驕傲。
也幸好蔡老爺和蔡太太都不是溺愛兒子的人,若不然蔡生早就廢了。
蔡生還不到十七歲的時候,家里就為他娶了一房又美貌又賢惠的妻子盧氏。
盧氏比蔡生大了一歲,蔡家之所以找大一歲的,就是為了讓兒媳婦能更好地照顧兒子。
成婚之后,小夫妻二人也十分和美,不過四年之間,就共同孕育了三個孩子。
只是,喜新厭舊似乎是人的天性。無論盧氏有著怎樣的美貌,天長日久的又是要操持家事,又是要照顧丈夫,還孕育了兩兒一女三個孩子,當年的美貌已經折損了有四五分。
蔡生年少才高,自然有幾分傲氣,覺得像自己這樣的人物,就該有個天仙來配,怎么能搭在盧氏這個丑婦身上呢
盧氏前幾年還算鮮嫩,但是如今嘛蔡生真是多看她一眼,都覺得是他賜給盧氏的福氣。
被丈夫這樣嫌惡,盧氏心里自然頗有怨言。
但她娘家父親就是個窮酸秀才,讀書沒讀出什么名堂,但對三綱五常三從四德之類束縛人天性的糟粕,卻視為人生至理,立世規則。
再者說,蔡家富貴,當年聘娶盧氏時給了許多聘禮,盧家回的彩禮卻連三分之一都不到。
也是因此,盧家在蔡家面前總是低一頭,也讓盧氏在婆家底氣不足。
盡管蔡生對她冷落,無人為她撐腰,她也只能忍氣吞聲,盡心盡力奉養公婆,教養兒女。
可無論她再怎么賢惠,丈夫的心變了就是變了。
甚至于,為了不與盧氏同床共枕,蔡生借口讀書需要清靜,在城郊搭了一處草堂作為書齋,帶著兩個書童和兩個美貌丫鬟在書齋里讀書。
這樣的日子過久了,盧氏就算不想認命,也不得不認命了。
因為她很清楚,沒人會站在她這一邊的,無論是公婆還是娘家的父母兄嫂都覺得,像她這樣的人,能嫁給蔡生做正妻已經是三生修來的福分了。
至于這中福氣她想不想要,那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