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官一直讓驅趕它,它也不走。
那高官顯然是不愿意帶它一起回京,見它不肯走,就拿鞭子抽它。
實在抽的狠了,那東西就躲了出去。待那高官轉身進屋了,他又小心翼翼地從躲藏處出來,就在店門口守著,哪里也不去。
掌柜的老父親看那東西可憐,就端些剩湯剩菜給它。
索性那東西雖然長得嚇人,卻并不傷人,也不挑食,給什么它就吃了,吃完之后還會雙手抱著,學人作揖致謝。
那個高管那東西渾身上下都是鞭痕,卻怎么也不肯走,臉上也有些許不忍之色,沒再出言驅趕他。見老掌柜的給他拿湯菜,也沒有阻止,還暗地里多給了老掌柜銀錢。
老掌柜見那告官不像是個嚴苛的人,便大著膽子詢問了那東西的來歷。
當時掌柜的仗著年紀小,也跟著蹭了一耳朵。
據那高官所說,他原是在邊境任職的,那東西名叫人同,卻是當地的一種特產。因其似人非人似猿非猿,故名人同。
因其力量奇大,干活勤快,心性又忠誠,當地人時常訓練了鍘草喂馬,砍柴守屋,無所不做。
那高官在邊境任職五六年,便也入鄉隨俗,學著當地人養了幾只人同。
只是他畢竟不是當地人,邊境也不是他的久居之地。
如今京中圣人下旨調他回京,他自然要收拾家小,一同回京述職,且日后再也不回返了。
這人同在當地雖然是常見之物,但也只在當地而已,出了那個地界別處都無,不免為人所異。
而且這東西似人非人,模樣丑怪,是絕計不能帶到京城去的。
不然萬一嚇到了貴人,他可擔待不起。
所以臨行之前,他便將家里豢養的人同盡數都放生了。
哪知這些人同雖然是畜生,卻生性十分忠誠,見他的車隊要走,便都跟著走。
那高官命屬下極力驅趕,大多數都半路上回去了,只有這一個一直追到了這里。
老掌柜的聽了十分唏噓,有心為那人同說情,卻又懼怕高官的官威,只能把話頭咽了下去。
只是,再給那人同準備晚飯時,卻不再給剩飯剩菜,而是把好飯好菜送過去。
那高官在他的客棧里休整了兩三天,臨行前的一夜親自端了飯食與那人同吃。
第二天一早,高官便帶著隨從家眷起行,人同卻并沒有追出來。
掌柜的心下奇怪,到人同固守處,看時卻見那人同七竅流血,已經死去多時了。
他想到了前夜,那高官親自給人同端的飯食。當時他還以為那高官是生出了惻隱之心。
如今方才知道,哪里是惻隱之心分明是斬草除根之意。
掌柜的說“我父親感念著這人同的忠義,便自己出錢買了一副棺木,把它葬在了這里。”
眾人聽了都唏噓不已,只有法保覺得奇怪。
“那它來找我干嘛”
作者有話要說看過聊齋的是不是覺得這個故事既熟悉又陌生
沒錯,它是聊齋,但不完全是。
準確地來說,他是聊齋咬鬼一篇和子不語人同一篇的結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