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的顧慮很有道理,這一點也是我先前沒有想到的。”胤禛坦然承認了自己的疏忽,而后便話鋒一轉,反問道,“但大師是那中知難而退的人嗎”
鐘道人語氣堅定地說“自然不是。修行之路本就坎坷,磨難重重。若是老衲沒有毅力,也就不會選擇做個頭陀了。”
若說正規僧人所苦惱的,只是入道一事。那么作為編外人員的頭陀,則還要苦惱如何生存,又如何在生存的基礎上,從依附的寺廟中得到修行的秘籍。
所以,做頭陀難,能做到像鐘道人這中程度的,沒有大智慧和大毅力,是絕對不可能的。
“我就知道,大師不是一個會因挫折而妥協的人。”胤禛一臉贊賞,誠心誠意地給鐘道人發了一頂高帽。
鐘道人謙虛地合十一禮,“小公子謬贊了,老衲愧不敢當。”
此言雖是謙虛,卻也帶著拒絕的意味。
但胤禛是那中會知難而退的人嗎
不得不說,他之所以能和法寶混到一塊去,就說明了他腦子里也不缺那一根筋的基因。
胤禛搖了搖頭說“我說的是實話,算不得贊賞。我還有幾句實話要說,只是不知,大師想不想聽”
聽了這話,正要上前的揆敘微微一頓,抬起一半的左腳又落了回去。
他覺得,至少現在,四爺還不需要自己的幫助。
果然,鐘道人臉上閃過一抹遲疑之色,卻還是點頭道“小公子但講無妨,老衲洗耳恭聽。”
胤禛自然是直言不諱了,“對普通百姓來說,無論是在朝的勢力,還是在野的勢力,都是讓他們懼怕多過敬仰的存在。
他們管不了是哪家哪姓坐江山,也管不了哪個寺、哪個觀才是天下第一的法師。他們想要的很簡單,就是活著。不求大富大貴,只求平平安安地活著。”
他目光灼灼的仰頭望著鐘道人,一字一句地問“因為對他們來說,活著就已經耗盡了所有的心力。不知大師以為,我這幾句話,可算是天下一等一的大實話嗎”
鐘道人沉默了片刻,心悅誠服地點了點頭,“不錯,的確是天下一等一的大實話。老衲自認慈悲渡世,卻直到今日方知,自己對世人的姿態,太過于高高在上了。”
說到最后,鐘道人嘆息了一聲,臉上再次露出了羞愧之色。
胤禛笑了一聲,帶著幾分嘲諷繼續說“其實,這么簡單的道理,連我都明白,這世間不知有多少比我更聰明、更靈秀的人,他們又體會不明白
只是,這世間終究是仰祿之士居多,正身之士如鳳毛麟角。他們落入世間,就像是樹葉飄進了森林,水滴落進了海里,縱然能掀起些許的波濤,也很快就被淹沒在蕓蕓碌碌的眾生里了。”
鐘道人越加羞愧,他覺得胤禛口中蕓蕓碌碌的眾生,就包括了他。
只可笑,往日他還自詡清高,自以為慈悲。
眼見他神思震蕩,心馳神搖,胤禛目光灼灼,發出了最后一擊,“那大師是否覺得,如草芥般的普通百姓,根本沒有追求生存的權利,生死都只能依靠別人來施舍”
“當然不是”鐘道人下意識地大聲反駁。
若當真如此,那他自幼修心持道為的又是什么難道只是為了做一個可以壓迫剝削弱者的惡棍嗎
他的神情一下子就堅定了起來,帶著一往無前的氣勢,語氣堅定地說“從今往后,老衲這條命就是小公子的了。小公子但有驅使,老衲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說完,就推金山倒玉柱般跪了下去。
“唉,大師快快請起。”胤禛急忙托住了他的手臂,神色真誠而鄭重地說,“大師不該為我赴湯蹈火,該是為了這天下眾多為邪祟所苦的百姓在所不辭。
我請大師共議此事,并不是為了讓大師做我手下爪牙,而是要與大師共襄盛舉。
也請大師日后多多監督于我,若是有朝一日,我不慎偏離了本心,還望大師能給我當頭棒喝。”
這一刻,鐘道人看他的眼神又變了。
若說方才,他的目光是視死如歸中含著一絲遲疑的話;這一刻,他在看胤禛的眼神,就像是信徒朝圣一般。
他伸出了手,緊緊地握住了胤禛小小的白嫩的手掌,說出了胤禛真正想聽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