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珠看似安安靜靜一言不發,實際上心里早就琢磨開了。
就算撇開他和四爺的交情,梁九功自己把這么大個把柄送上來,他若是不抓住,那真是對不起自己和梁九功爭斗這么多年的辛苦。
還有就是,這一次的事情也算是給了他一個警醒,讓他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像梁九功一樣,被人捧一捧,就忘了自己奴才的身份。
這清宮里,命最不值錢的,就是他們這些太監。
宮妃們打死了宮女,皇上都會過問。但若是打死了太監,那也就是化人廠多送一具尸體而已。
果然,他在門口站了半個時辰,梁九功才不情不愿地走了出來。
“梁公公吉祥。”
“魏公公吉祥。”
兩個人端著相似的皮笑肉不笑的臉,相互見了禮就擦肩而過,魏珠往內,梁九功往外,誰也不想多看誰一眼。
魏珠進去之后,先瞥了一眼正在君前奏對的大臣,見是工部的左侍郎,他就直接湊到康熙耳邊,低聲道“萬歲爺,四爺回來了。”
“什么”康熙當場失態,又驚又喜地說,“這臭小子,總算舍得回來了”
先前他親自寫信問胤禛什么時候回來,但那個時候胤禛打的就是混過年節宮宴的主意,自然是把自己往忙了寫,能拖多久就多久。
為著此事,康熙不但在兩宮太后那里吃了掛落,在承乾宮和永和宮也沒得到好臉兒。
皇貴妃和德妃日常見面雖然還是不和,但在這件事情上,卻是一致對外。
康熙對自己的兒子苛刻,但在對大小老婆的時候,卻又是個好丈夫。只要她們不犯他的忌諱,康熙一向是很寬容的。
把五歲的兒子派了外差,他自己心里都發虛。所以,兩個老婆給他臉色瞧,他不但不惱,還多有賞賜安撫。
這也就是皇貴妃和德妃了解他,才能這樣從容應對,知道什么時候該硬什么時候該軟。
換一個道行淺的,還真不敢這樣操作。
為了兒子冷落皇帝,那叫慈母之心。
自幼母愛缺失的康熙皇帝,很吃這一套。
“快,把那小子叫過來。”康熙順手就把那工部左侍郎遣走了,“你說的朕都知道了,明日便會有旨意示下。”
工部左侍郎本以為自己所奏之事還有的磨,哪曾想還有這樣的意外之喜。
“嗻。”他生怕康熙反悔,立刻跪安,“奴才告退。”
“行了,去吧。”
胤禛領著揆敘和法保進了乾清宮,迎頭就是來自康熙的陰陽怪氣。
“喲呵,這不是固山貝子嗎怎么,終于想起來京城里還有你可憐的老父老母了”
這場景太出乎揆敘的意料,正要行禮的他不由頓住,不知道這禮還該不該行下去。
好在胤禛應對從容,笑嘻嘻地接了一句,“汗阿瑪說笑了,您正當壯年,離老還有好幾十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