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什么見,你的詩歌早就過關了,我們都是要考核才去找他們審評,平時他哪會管我們,都是自己讀書。”陳思春不由分說,拉著李運就要沖出人群。
“師父師父”
兩名男生沖了過來,把陳思春拉到一邊,李運一看,原來是在聽潮閣認識的黎剛和白李。
“師父,你終于來了,我可是天天盼著見你哪。”黎剛迫不及待地說道。
“師父,你看我這詩寫得怎樣要不你給指導一下如何”白李手上拿著一幅絹帛,著急地說道。
李運此時哪有心情看他寫的詩,面對著如此吵雜的場面,感覺就象是在菜市場。
“夠了”
一聲大喝,一道人影從天而降,一身白袍,玉面儒須,正是大學者杜青書。
“你們這是歡迎新學弟的場面嗎都給我退下”
“這”
社的學生愣住,不過,偶像就在面前,誰也不肯就此退下。
“都散去吧,否則學分各扣五分”杜青書終于用出殺手锏。
“暈好吧。”
這群學生聽說要扣學分,自然知道問題嚴重,這學分得來不易,如果因此而失去,那不知要花多少時間才能補回來,只好悻悻散開。
杜青書待眾人離去,這才帶著李運,到樓中各處觀看。
社樓高十層,各層面積頗為寬廣,被分隔成無數個獨立的房間。
每個房間就是一個分科,有詩歌、文章、天文、地理、吏制、律法、經濟等等,李運心算一下,發現所有分科數量竟然達到近一百門,也就是說,光是社這個社團,最高可以拿到約一千分。
“也對,這里有十幾個社團,每個社團都是一百多門學科的話,總分確實是超過一萬分,當然,這是建立在每門都能拿十分的基礎上才行。”李運心道。
“杜先生,如果我要參加考核,是找您嗎”
“哦你看,每個房間都有一名導師,這名導師就是負責解惑和監考的,你只需告訴他,就可以參加考核,他會按照你在該科目的造詣,給予你相應的分數。每門學科必須在五分以上才算通過。”杜青書解釋道。
“明白了,多謝杜先生。”
“不客氣,有空可以到我房間來,我負責的是詩歌和文賦等,我們可以多多探討。對了,你要是有什么新詩,可要拿給我看哦,我那小女兒天天在我耳邊吵著呢。”
“好,一定”
李運想了想,決定從一樓開始,信步走進一個房間,房門上寫著“帝國吏制”科。
由于杜青書下了死命令,不準那些學生再騷擾李運,否則全部扣學分,這為李運創造了一個相對安靜的閱讀環境。
不過,還是有不少學生忍不住,偷偷地跟在他后面,想看他在干什么。
諾大的一個房間,有十個巨大的陳列臺,每個臺上都刻有密密麻麻的文字。
陳列臺的旁邊還有柜子,擺著相應的典籍,學生可以看石刻學習,也可以借閱典籍學習。
李運一看就笑了,這種考記憶力和理解力的學科,對自己來說,簡直是如喝白開水一般。
從第一個石刻開始,快速地瀏覽過去。不到一刻鐘的時間,十個石刻全部看完
他稍微溫習一下,快步走進房間里的導師,說道“導師,我要參加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