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劍使,這等褻瀆劍道之人,劍一請誅之。”自稱“劍一”的青年神色冷峻說道。
老者卻淡笑著擺擺手:“市井間有人持劍挖墳,有人以劍殺雞、屠豬,你還能把他們都殺光了?劍道從未高高在上。”
劍一沉默不語,但神情仍未有多少變化,顯然心中未必服氣。
修劍之人,大多自有一套行事原則,老者也不再多說,只是道:“既然蘇紅衣并不使劍,我們請裴家少主,還有那位沈姑娘來試一試便是。”
“天柱門那邊我親自去一趟。蓮劍宗方清蓮已死,應當沒有次極境強者坐鎮,劍一、劍二,你們去一趟吧。”
“是。”劍一與陰影中的另一人同時應道。
……
蘇君已經來到了百島府內的另一處海島,這里是百島府第一大門派,天柱門的所在地。
裴燁炎覺得百島府這種窮鄉僻壤,次極境全加起來也沒東土幾個小家族多,這一點是不準確的。
至少天柱門擺在明面上的次極境,就有著三人之多。
“帝國這邊的次極境,和神意境還有一些區別。”蘇君一邊閱讀著資料,一邊在心中分析著。
武道修行殊途同歸,帝國和聯邦對于境界的劃分,在武道初期有著明顯區別,但是越到后面就越接近。
到次極境這個層次,跟神意境的修行就基本一樣了,都是以神御氣,修煉目標開始向著精神轉移。
不過兩者表現在外還是有一定區別的,帝國側的武功向來都講究外放,他們很早就研究出了真氣外放的手段,所以精神也是一樣。
這里的次極境在戰斗時,往往會將精神與武道真意結合,直接嘗試攻擊敵人,從精神層面擊敗來敵。
簡而言之,同樣是精神與軀體并存,聯邦側是軀體為主、精神輔助,帝國這邊就變成了精神為主導。
“偏向精神的戰法,在同層次會有更強的爆發力,但卻限制了往后的路……難怪聯邦有六位大宗師,帝國這邊只聽說有一兩人。”
還真境是要讓精神回歸軀體,如果之前選擇了精神為主,要做到這一步無疑是自找麻煩。
蘇君研究帝國的次極境,當然是有著他的理由,因為他馬上要面對的,就是一名天柱門的次極境。
江湖人稱“千叢劍”的沈殿棠,目前是天柱門客卿長老。
他并非天柱門人出身,早年單人獨劍縱橫江湖,直到年紀漸長之后,才選擇加入一方勢力尋求安穩。
“沈殿棠手上有一張紫卡,具體效果未知,但據說是他年輕時的倚仗,必然和戰斗有關,而且很受他的重視。”
以天柱門的力量,蘇君直接正面強攻不太現實,并且這樣做也沒多大意義。
沈殿棠只是客卿,一旦見事不可為,說不定就直接跑路了,哪會留下為天柱門效死?
就好像蓮劍宗也有幾名客卿,平常請他們幫忙做些小事不難,但是到生死存亡的時刻,那當然是自家小命比較重要。
“沈殿棠平時深居簡出,連找他的位置都不容易……哦,有個被稱為劍術天才的女兒,這倒是個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