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青川家里的房子最大,是原先自家的老房子與隔壁的一戶人家的房子,一起的。
是孟父結婚時買下來的隔壁的房子,那家人去了城里,不要鄉下的房子。轉手低價賣給了青川的父親。
家里裝修,孟二叔很是感興趣,他這人有些老派思想。喜歡眼前的侄子,不僅是因為是親侄子。比如親弟弟老四家也有兒子,可不見他如此喜歡以及看重。原因是青川是長子嫡孫,是后面的男孩,更受他看重。還有就是自己沒有兒子,只有一個閨女,他雖然把閨女當心肝寶貝。但是也有傳統思想,想著以后有個有本事的侄子立在自己閨女的背后,給他的閨女撐腰,震懾未來的女婿那邊。
“家里的老房子是要好好的加固裝修裝修,以后你爺爺奶奶也能住的舒服些。我們回去洗澡也就方便多了。”二嬸也喜歡,她不嫌棄婆家是鄉里的,可是婆家洗澡上廁所真是不方便。
因為是有特色的老房子,如果裝修不是大動一下,單獨動一個地方,是不大好的。家里也不是真的窮的裝修不起一個衛浴間,只是不好大動,就一直拖一直拖,拖到她越來越不愛回去。
丈夫村里的風景不錯,不看山,就看圓河兩岸就非常值得一看。古樸的青磚瓦房,半圓弧型的兩岸,家家戶戶前面的菜園都種了果樹,有桃樹,也有李子樹,還有河堤下面的楊柳依依,老式的水碼頭,以及古樸民居高高翹起的飛檐等等,宛若一幅古代畫卷,美極了。
到了春天,桃花,李子樹的花,還有野生的杜鵑,還有秋日時家家菜園子外面栽種的各色的秋菊,美不勝收。
現在還能看到碼頭上每天洗菜的老人與婦女,還有婦女棒槌捶打衣服時與周邊的姐妹聊八卦打哈哈的聲音。以及趕集時,能看到各家各戶與房子無縫連接的風雨廊兩邊擺的各色攤子,以及走在兩側攤子中間的從周圍十里八村趕來趕集的村民們熱鬧寒暄的場景。
那畫面真是美。
可家里的居住體驗那就不是一點點差,是很差。如果婆家大哥家里重新加固裝修,那以后讓她每年都回去都沒有問題。
青川笑道,“我也是這么想的,我想讓我爸媽不打工回家去加固裝修房子。正好我高中同學在本省讀的大學,學的就是土木工程,還旁聽了設計這方面我想把老家的房子交給他弄,前幾個月與他電話里聊天時就動了這個心思。”
孟二叔不管侄子找誰裝修,只是提醒,“你爺爺奶奶房間得好好弄。”
“那是,我想把與爺奶房間相連的那個小房間,改成一個衛浴間,專門給爺奶用。浴室里加一些老人專用的一些設施,防滑防摔的設施。”
“嗯,你考慮的很全面,是要裝這些。”
說完老家的事情,青川說起對面的新樓盤。說道,“二叔,你給婷婷買套新房,我買的房子那棟都還有房子沒有賣完。以后婷婷結婚了不管對方有房沒房,那房子買了總不會吃虧的。”
青川是買的新樓盤中的多層的花園洋房,雖然才七層,但是也是有電梯的,比同一個小區住高層的要好很多。
青川說的政策,二叔不是不放在心上,是覺得沒有必要再買房子,自家的房子也是三室兩廳,住的下,又不是住不下。當初侄子在學校讀書,每次周末還有放假如果要兼職不回去,都是住在他的書房里,說是書房其實也是一間次臥,有張床,還有一張書桌。
孟二叔為難的很,買吧,錢不夠,不買吧,想起妻子最近嘮叨的她娘家的破事,還不如買房。不然誰知道哪天被妻子拿去借給娘家人。
借出去一點點還沒有什么,可現在之前聽妻子嘮叨,那不是一星半點。借出去也不知道今生能不能還上。
一直在思考沉吟,倒是孟婷婷先說話了,“哥,我爸不買我買,你借我點錢,我買個小戶型,我以后加倍兼職還你。”
青川好笑的點了點婷婷的腦門,“二叔會給你買的,你放心吧。就買對面的新樓盤,以后市區的新樓盤會越來越少。離學校近的好樓盤也會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