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問的啞口無言的朱燕,一臉的難堪與不爽。陰沉著臉說,“我不是掙的錢不多嗎,還有外公外婆那么多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也不缺我這么一個人孝順。”
青川還認可的點頭,“對,一樣的道理,我家長輩多,也顧不上二姑媽二姑父。”
氣的一家三口臉色漆黑,二姑媽眼睛朝著孟爸爸一瞪,大聲的說道,“管管你兒子,忤逆不孝的家伙。”
二姑媽是范眾怒的人,一向好說話的孟奶奶,起身拿著雞毛撣子,一下就打到二姑媽身上,“滾,一家都我滾。我孫子哪點不孝了,是你忤逆不孝才對,還有以后別回來了。我和你爹還想多活幾年。”
老太太最疼的就是大孫子,倒不是因為是男孩。是因為青川就在她身邊長大的,孩子良心又好。老太太現在是越發的疼青川。
“走就走,誰稀罕啊”二姑媽賭氣的站起來,以為會有人攔著她。會留她,可是她站起身以后,沒有一個人挽留她。都低著腦袋,誰都不看她,幾個小輩則是一臉高興的望著她。眼里都是她即將離去的興奮與歡喜。
一家三口,最后臉色漆黑的收拾行李離開。
沒車回城,只能租了同村的一位有私家車的年輕人的車把他們送去鎮上坐車。
家里終回歸了之前的歡樂。
過年除了幾位叔叔家里來客,其余都是在青川家里吃飯,往年也是如此。
初二,青川一家不用隨孟媽媽回娘家,因為外公外婆隨兒子去了南方的粵省那邊,他們不回老家過年,青川一家也不用去拜年。
還有感情也一般,青川的舅舅在粵省發了財,舅媽不樂意與小姑子來往,嫌棄小姑子家里太窮。接走老人,也是沒有辦法。有了錢還是要名要面子。不能讓人說他們不孝,面子功夫還是得做的。
初二,大姑媽小姑兩家早早的開車回來。
小姑買了車出門比較方便,大姑媽有一兒一女,大閨女在縣城做生意,以前也是有單位的,現在是自己做生意。是做燈具生意,現在生意是不錯,可是過些年生意也會萎靡不少。
大表姐與姐夫夫妻倆一人一輛車,大表姐的回娘家都是隨娘家媽一起回鄉下的外公外婆大舅家里。
至于在東海打工的表哥,馬上就要結婚了。初五擺酒,家里已經準備的差不多。女方也是我們本地的姑娘,也是東海上班。
上午九點,兩家人就到了。二叔三叔四叔三家等待兩家人一到,簡單寒暄以后,就走人也是要陪妻回娘家。
大姑媽與小姑也沒有多余的打量,娘家裝修她們早就回來看過。早就知道裝修成了什么樣,家里的燈具還有開關電線大部分青川大表姐的家里購買的。只有一些燈具風格與家里實在是搭不上才在外地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