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就是,不知道怎么想的。獨獨留下我們這一片,黑不提白不提的。真是急死人。”一位穿戴不錯的老太太也跟著附和。
籃球場邊緣路過的一位年約三十左右的成年男子,正好聽到了一群老太太的牢騷,停頓片刻,面無表情的拎著一袋水果走進二單元的樓梯,抬腿向上一個臺階一個臺階的走。
二樓201,打開門,成年男子走進去。
“兒子,回來了”廚房里傳出來溫柔的聲音,青川放好水果,走到廚房門口,倚在門框上,“媽,不是告訴你好好休息嗎你剛出院,得養好身體。”
廚房里忙碌的女人,轉身回過頭,臉上掛著溫柔的笑容,只是面色有些蒼白,額頭上有細細密密的汗珠。“沒事,我就是做做飯,你為了照顧我,請長假,現在我也接不了彤彤,幫不上你什么。家里的事情,家里的家務活我還是能做做。”
“媽,照顧你不是應該的嗎不然你養兒子干嘛。”門框上倚的青川沒有插手,一直望著在灶前忙碌的母親。
午飯,是簡單的三個菜。一個青菜,一個小炒肉,一個炒青豆角。吃完飯,青川主動收拾桌面,收拾廚房洗碗。二十分鐘,全部收拾完,在屋子里來回轉圈溜達消食的沈母,問,“兒子,隔壁的新房通風好了吧”
家里的新房就在四年前拆遷的區交通局與后面的宿舍蓋起來的小區。市里就兩個大區,一個是在老城區的基礎上擴大的北河區,一個是與北河去隔江大橋相望的新區南河區。
現在青川居住的老小區也是死去的父親原來單位的單位宿舍南源小區。已經四十多年的歷史。現在南源小區很尷尬,一側在四年前已經拆遷,一側是去年年底開始拆遷,從已經建好的新小區一直走到十字路口,全是新小區的范圍。
另外一側的新拆的小區,也是整合了整片區域,到了下一個十字路口。兩端都是十字路口。又是市中心,地段是頂頂好,斜對面往后段的十字路口過去就是醫院,醫院再過去就是小學,還是市里的重點小學,原主的女兒彤彤就在那讀書。
小區后門出去過馬路后再走幾十米就是菜市場,附近有網紅餐廳,還有現在買房的新小區的側門對面就是大型的兩座不同品牌的大型百貨商場,相互隔的不遠,附近國有銀行全都有。離最好的初中,高中也控制在三里的范圍內。
原主的情況是父親早幾年病故,那時候原主剛結婚有了孩子,為了給親爸治病,賣掉了原主的婚前買的房子。為此妻子大鬧一場,與原主離婚。
前妻沒有要,兩人是高中同學,大學畢業都雙雙回了陵市,然后在畢業不久,就結婚,一年內有了孩子。
倆人是自由戀愛,高中時就開始談戀愛,讀的也是省內的大學。就在省城讀書,兩人領完畢業證三天就領了結婚證,是奉子結婚,在年底就生下愛情的結晶彤。
結婚以后,步入社會的前妻,變得更加的市儈。喜歡名牌,喜歡吃網紅餐廳,喜歡珠寶鉆石,喜歡攀比,高中同學留本市的不少,時常聚會。
生完彤彤,原主的親爸就生了病,原本還不錯的家庭因為原主的親爸幾年的生病吃藥開刀頻繁住院給弄的捉襟見肘。原主賣掉了婚前父母給買的房子,也沒有留下親爸的命。
在彤彤一歲不到,原主就與大鬧的妻子離婚。
送走親爸,原主一門心思的工作,掙錢。在一年多前交付的新蓋起來的隔壁小區的一套帶院子的花園洋房的一樓,這么好的地段做花園洋房的極其少,原主是全款買的幾棟花園洋房中一樓最大的戶型,買一樓時還特意問過,前后的小院都是歸業主的,有產權證上有注明。
買一樓是為了親媽,為了親媽能有地方走動。只是年后媽媽也病到,住進醫院才知道,問題還蠻嚴重,需要開刀。
“差不多可以搬了。”青川也在家里走動,溜達。花了一年的時間裝修通風,他樓上的住戶已經都住了進去,整個單元就只有他沒有住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