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天以后,蕭婳已經在青川家里做了幾天的時間,每天她早上九十點過來。家里也不需要她買菜,開始是以為堂弟怕她私藏買菜錢。可是用弟弟買回來的菜做了一頓吃過以后,她算是明白。
哪是怕她私吞節約下來的買菜錢,是自己買不了那么好的菜。自己可下不了手,做個有錢人家,知道有錢人買的有機菜有多貴。
上一家主家買的食材已經很貴,可是沒有弟弟家買的好。食材好不好,吃到嘴里區別很大的。
她下午負責接侄女,弟弟已經陪著她一起去學校接了幾天的珊珊。周圍熟悉的家長與珊珊的老師,就是校門口的保安也認識了她。一天兩頓飯,做家里的衛生,還有接侄女,工作不算少也不算多。至少沒有兩三歲的孩子需要她看。
侄女也省心,回家就自己做作業,也不需要她反復的叮囑。只是堂弟現在整日在家里盯著電腦。不是盯著電腦,就是收快遞,全是什么材料,在家里折騰,偶爾會去隔壁的小區瞧瞧老房子的裝修進展。有時候會去幫忙。
她擔心,堂弟是不是離婚離傻了,也是來了以后才知道堂弟已經離婚。
一早的,送了女兒去學校。青川直奔老宅子,那邊裝修,已經開始安裝水電的管道線路。青川要用的東西已經陸續的運了過去。
進門,就開始工作,裝修的包工頭就親自圍了過來,蹲在青川身邊,好奇的問,“蕭先生,你這個真的能自己發電”
“試試,我正在申請專利。不是還有一條線嗎,我的這個不成也沒有關系。”青川坐在小板凳上組裝,心不在焉的說道。
“那也是。”包工頭也搞不明白那東西就放在專門隔出來放空調外機上的平臺上方就成,能發電,他持懷疑態度。平臺上做了一個不銹鋼的穩固架子。下方是放外機,上方就是蕭先生的放置發電設備的東西。
一連好些天,青川都在老房子里忙碌。
資產也在嗖嗖的增值,原主記憶里的國外的一些股票,期貨,可是大賺。原主是工科男,可是受前妻的影響也會關注一些金融方面的。
原主以前只是關注,但是沒有自己炒過。
現在算是便宜了青川。
他全是買的國外的公司的股票與期貨,賺的是國外的鈔票。
一連好些天,都很忙。利用杠桿操作,幾個月的時間,青川已經賺了不少,他原始本錢多,加上有“前世內幕”,他利用杠桿操作,發了大財,養老院有錢買了,不過還得繼續,還得炒,還得改建。
專利也已經申請下來。他也打算開公司,開一家獨資公司,自己開一家公司,得先招一位職業的經理人,不然他無法做甩手掌柜。
青川已經聯系獵頭公司幫自己找。
吃過晚飯,蕭婳拎著弟弟送的食材,騎上車子回家。離的不遠,三站路,等她到家。兒子與丈夫已經在家里,進門拎著很大一袋食材,換鞋時問客廳里的父子倆,“晚飯吃了沒”
蕭婳的丈夫楊朔,坐在沙發上也沒有閑著,膝蓋上放著筆記本電腦,一邊加班一邊盯著在客廳里做作業的兒子。兒子今年已經高二,還有半年就是高三關鍵時。
家里有些小,兒子楊晨,的房間,放不下一張大書桌,兒子房間放了大衣柜以后,放不下大大的書桌有書架,兒子不喜歡小書桌。說是伸展不開,喜歡掉東西。
沒法子后來只能就在客廳靠近陽臺那邊改了一下,放了一張書桌與書架。家里好些年在平時是不開電視機。
他陪著兒子做作業,別看他上班忙碌,其實工資比剛畢業的普通大學生就高那么一點點。如果不是用妻子婚前娘家給的小房子換成了現在的兩居室,家里的日子更加的苦。
他與妻子都不敢失業。
“吃了,我隨意做了點,但兒子說我做的飯菜就比豬食好那么一點點。沒你做的好吃。”楊朔看了眼正望著門口的兒子,好笑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