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隔間外面是洗漱臺,洗漱臺一分為二,一邊還有水泥搓衣板,可以洗衣服,邊上還有水泥臺,可以放牙膏牙刷,洗衣皂的地方。家里以后不用擔心取暖的問題,只是需要大量的煤炭。
除了廚房沒有煤氣,煤氣灶,浴室沒有浴霸或者暖風機,熱水器,其余的一點也不差。對了,沒有瓷磚,是用水泥抹的墻面。但是有吊頂,是木制的吊頂。是做了防水處理的木頭,做的吊頂。廚房與浴室全都有,房間客廳里也有,只是做了偽裝,防水實木板做吊頂,只是下面是青川到處收集來的舊油布。有從收購站收集來的,有從二手商店買來的。
破舊的油布,用同樣的油布縫縫補補拼接成整塊。洗的干干凈凈,曬透才鋪上去的。完全遮住了上面的木板。
現在是四室一廳,一廚一衛。
現在他上白班,平時做事都是從下午四點下班回來以后一直弄到半夜才睡,大大的遮住了別人的眼睛。
別人也不覺得他他奇怪。
工作時間決定了他做事的時間。
八月三十日,一早上,天不亮,青川就騎著擦拭的干干凈凈的三輪車回郊區老家。
車上有四個小折凳子。
騎的飛快,穿越來一個多月,其實也快兩個月的時間。他一直在忙碌,與住在一座大雜院的弟弟都只是見過三次。每次都是匆匆打招呼,連話都沒有多說幾句。原主的弟弟,早在半個月前就回了一趟郊區的老家,把他自己的孩子接去了孩子的姥姥姥爺家里玩。
也替原主帶了消息過去,說是他三十號那天去接父母與孩子們。
青川心中還有些忐忑,原主之前的形象不怎么好。頹廢的時間太久,也不知道孩子們與父母是怎么想的。
也不知道老二回去是怎么與父母說道換了芯子的自己。
一路疾馳,用力的瞪三輪自行車,四十分鐘以后,到了村外的公路上。
村里,已經退休的原主的父母帶著孫子孫女正在吃早飯,黑黃黑黃的窩窩頭,院子里有菜園。家里不缺蔬菜,倒是還不錯。
只是炒的那菜,沒有什么油,像是水煮的一個樣。
原主的兩個叔叔還在村子里,一位還是村里的會計,平時家里的照看就是不遠處的叔叔在照看,定期的給家里通風,給菜園子拾掇拾掇。
青川回來,也沒有空著手,三輪車里有禮物,有叔叔家的,還有嫁在本村的二姑家的。老宅還是土坯磚瓦房。三合院的形式,當下也是不錯的。
進村就碰到了出工的二姑父錢多銀,二姑父的父母是個財迷,不富裕是窮人中的財迷。給幾個孩子取名,多金,多銀,多銅,多鐵。
錢多銀額頭上的皺紋已經能夾死蚊子,頭上的頭發也稀松,沒有幾根,他遠遠的就認出來了大舅哥家的老大,站在不寬的路邊等待著。
“姑父。”
咯吱一聲,三輪車停下,青川從褲兜里掏出來一包煙,給姑父散煙,周圍的鄉親也沒有忘記,該喊啥的就喊啥。親親熱熱的,又回到了原主的三年前一樣,見人三分笑。
“川子,回來接你爹娘的”打招呼差不多都是明知故問。
青川笑道,“嗯,我特意提前給同事調班,休息幾天,來接他們,老的老,小的小,不放心。”
周圍的人捏著好煙,在鼻子嗅嗅,但不抽,有的人夾耳朵的后邊。聽青川說,一位熟悉的本家叔叔笑道,“你小子油嘴滑舌,什么老的老小的小,你爹年級也不算多大。”是呀,原主的爹退休是因為工傷,工作讓給了出嫁的閨女。
原主與弟弟,以及弟媳婦都是有工作的,自然也不用老爺子的工作。
“是,九叔說的對。我先回去了。”青川對著本家叔叔笑一笑,然后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