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原主家里的哥哥姐姐以前也是有單位的,只有原主沒有單位,農村戶口,不過早年做生意賺了錢在城里早早的置辦了家業,娶了城里的姑娘。哥哥姐姐家里的孩子們也是不差,就除了原主的兒子。因為沒有父母的嚴厲管教,成績差的一塌糊涂,但是孩子不蠢,相反還非常聰明。只是沉迷游戲,荒廢了學習。
說實話,就那樣能考上大專,其實青川覺得不錯。就憑楊家出的這些大學生,就比村里的首富還受人尊敬,何況楊家人都不窮,日子過得非常好。
家里人都沉默,都不知道說什么。大姐家的大兒子,比青川小不了幾歲,此時哥倆好的一把攬住笑瞇瞇的說道,“小舅舅,你是不是在江海那邊發了大財,我聽對面的大堂舅說,你準備在江海買房,回來前還月約他在江海看房”
大外甥的話,震驚了全家人,所有人都望著楊青川,與妯娌們坐在一起的楊青川妻子羅芬,也被三嫂拉衣服。
同樣是在江海工作的四姐家的女兒林倩倩,也望向青川,低聲的問,“小舅舅們,真的呀,你們要買多大的房子。”
她也想買房,可是存的錢還不夠,差一大截。
“嗯,沒看好地方。那天去小誠家里大堂哥的兒子臨時起意的,我看他家那地段不錯,小區的環境也不錯,就拉著大堂哥在周圍看了看。”
原主二伯家里的四個孩子早年都在江海那邊做事做生意,全都在那邊安了家,孩子們大學畢業以后,也回了江海做事,包括原主的大伯家的后人現在都在江海。
那兩家一直走的很近,因為二伯養大了侄女的關系,兩家的關系都不錯,也是,原主家里的關系與二伯家的關系也是走的很近。只是原主家里與原主大伯的后人的關系就稍稍疏遠一些。
林倩倩可是知道誠表哥的新家是在什么地段,江海妥妥的鬧市區,中心位置,身處鬧市,卻感受不到嘈雜。小區環境優美,價格也是很“優美”,普通人壓根兒不敢肖想那邊的房子。
她俏皮的吐吐舌頭,沖著小舅舅說,“小舅舅,你在江海多年,怎么搞不清楚啊江海的房價”
被外甥女笑話的青川也不惱,“買房子是一輩子的事情,我管那么多,多看看有什么不好。即便買不起也可以看看的,我可以多了解。”
“那是,可以多了解。小舅,你選個差不多的小區,等過兩年我攢夠錢與你買在一個小區,到時我們住的近相互照顧。”倩倩已經結婚,老公是北方人。
小夫妻倆要自己攢首付,雙方的家里都有一個哥哥。家里的條件是小康,可對于他們在江海買房也支援不了多少,最多雙方能一家出個幾十個。買一套小房子是可以付首付,可兩人也想一次性買個大一點,至少不用幾年內又要換房。以后可以改善住房,可也不想第一套沒有住幾年就要換。
“好啊。”
答應外甥女,一邊的楊老三兒子中最大的,也問,“老幺,你有錢,可別亂來,買房就對了。”
楊老三很有長子的威嚴,在家里說話,一向是說一不二。
“知道,三哥,你別叨叨我。想想你小兒子年后碩士畢業,是留在哪兒的事。”老三結了兩次婚,小兒子在帝都讀大學。年后幾個月以后就要畢業,正在考慮畢業以后是留京都還是去江海,或者回省城。
985大學的熱門專業的碩士生,就業一般都不會很差。
說到這個問題,一直坐在角落吃瓜的當事人楊習武,揮舞著白嫩的巴掌,嘻嘻哈哈的說,“小叔,我大半是要去江海,到時求收留幾天。”
小伙子性格開朗,長得也不錯,一笑小虎牙就露出來。
“好,去江海就去小叔那,收留你幾天。”對這個侄子,青川是喜歡的。全家唯一不喜歡的就是二姐一家子,還有五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