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防盜章她與孟曉嵐一直保持通信,她寫的都是知青院里與生產大隊發生的事情也寫了陳浦江的事情,曉嵐給她的回信中鄭重的強調了讓她提防著陳浦江,說從他的種種行動軌跡中分析他追求女孩子的目的不純。
讓她多注意多觀察,別上當。
陳怡不知道,這些分析是孟青川分析的讓孟曉嵐轉述的。
一直到后半夜下車,陳怡才與陳浦江說幾句話,兩人天亮以后轉車。一通折騰,到了東海以后,看到站臺上接她的父母與兄弟,陳怡才感覺自己活了過來。
眼淚也吧嗒的掉落,此時才是一月,等到二月才過年,東海雖然冷,可比起東北暖和多了。
陳怡的東西都被父母兄弟拎著抬著,陳怡才轉身與陳浦江說話,“你家里人有來借接你嗎”
陳浦江就一個行李袋,他搖搖頭,“沒有,我就是回家探親,行李也不多。不需要他們來接站。”
“哦,那我們先走了。”
陳浦江心里對與陳怡一直與自己保持距離很是不喜,認為她是看不起自己,但面上裝的很好,保持著微笑,“好。”
陳怡點頭,與父母兄弟快速的離開,上了回家的公交車以后,重重的舒出一口氣,坐在女兒身邊的陳母也看出來端倪,問道,“剛才那小伙子是不是不是個好人”
“嗯,見女的就獻媚。別看他裝的像個人,其實不是人。”陳怡很樸實,從沒有想過攀附有背景的人家。可陳浦江表現的太露骨。
陳母拉住女兒粗糙的手,心疼的很。
一路在車上,一家人很少交談。到了家里,是父母單位分的一套兩居室,但后面的陽臺一半被改成了一間小小的房間。里面放了一張小小的床,是陳怡的弟弟住的,他已經在上班兩年,在單位分到了一間小小的單人宿舍。平時回來才住,可現在收拾的干凈利落肯定是給陳怡準備的。
沒法子,陳大哥已經結婚,有了孩子,得占據最大的那間房。陳怡住的是靠父母那間房的陽臺房間里。里面收拾的干凈利落。
陳父陳母都在一個單位,陳母已經退休,工作給了家里最小的孩子陳怡的弟弟。一共五個孩子,兩兒三女,兩個大女兒早已結婚,有了自己的小家,也有工作,現在陳父陳母最擔心的就是下鄉的女兒,現在女兒回城了。夫妻倆掛著的心好了不少。
今天是禮拜天,家里只留了陳大嫂與孩子們在家里。
進到家屬區,不少人看到了陳家一家人,有老熟人就大聲的嚷嚷,“老陳,你們這是去接小怡啊,這是回家探親還是回城了”
這是明知故問,陳父不想回答。陳母見丈夫那個模樣,只能代替丈夫回答同事的問話,“回城,不與你多說,孩子前后坐了四十多個小時的火車,早已精疲力盡,我們先帶她回去洗漱好好的睡一覺。”
陳母說話溫溫柔柔的,細聲細氣的,嚷嚷的鄰居只能訕笑著說,“對喲,看我這人,你們先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