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林建輝說結婚商量彩禮錢,林二嫂就出聲了,“三弟,孟家條件那么好,還要彩禮啊這是想干嗎”
這話說的林廠長都皺起眉頭,嚴肅的說道,“老二家的,怎么說話,給彩禮與人家娘家條件好壞沒有關系。”
林母也瞪一眼二兒媳,接過話茬對小兒子說,“彩禮肯定是要給的,但是只能按現在的標準來,不過,你們打算什么時候去領證,領證以后住哪兒,咱家沒有地方住了,不能你們倆結婚了還住那小房間吧”
這才是林母最擔心的問題,孟家買下隔壁的那一套房的事情,廠里除了趙副廠長與老陳一家知道,其余的都不知道。這邊以前是洋公寓,現在廠里就只有孟青川一家住在這邊,也沒有消息走漏出去。
就是林建輝都不知道,孟曉嵐也沒有刻意提起這事,兩人都沒有主動說起房子的事情。
林建輝也是看見了大嫂二嫂的臉色,心中也是有些微微嘆氣,利益攪親情啊。正正臉色,對父母說,“彩禮就按照市面上的標準來,嵐嵐也不差那點彩禮錢,只是不給不像話。住的地方我會與她商量,先領證,再在唱廠里申請單人宿舍。我們倆都是廠里的職工,現在開始排隊,以后總能申請到的吧。
至于目前住的地方,我在廠子周圍找找,看看有沒有房屋出租,先租一間。”
林大哥林二哥都沒有說話,他們與父親弟弟不在一個廠。但林大哥在他自己單位沒有申請到住的房屋,這些年一直與父母住在一起。與杜父母住在一起,好處多多,吃喝不用自己的小家花多少錢,還能幫他們帶孩子,家里的家務也能少做很多。
林二嫂一直眼紅老大一家能得到這些好處,每次回夫家聚餐,總是含沙射影,陰陽怪氣的說一些酸話。
對于小兒子的安排,林廠長是滿意的。點頭說道,“也好,你們先租房過度一段時間,先在廠里排隊申請單人宿舍。你們倆是雙職工,比一般人好申請。”
“爸,我想初二去我師父家里拜年,他們家里初二不用出門,我就不去外公家。那邊人多房子下,我去了也沒有地方待。”
在一邊的林母也同意,娘家確實小,容不下幾個人,“行,你不去,去了孟家勤快些,別跟根木頭似的。”對于孟家的家庭條件還有孟青川的身份,林家父母都是滿意的。雖然他們對兒媳婦的娘家的條件不挑剔,但兒媳婦的娘家好,他們當然是更滿意。
“媽,我從來就不懶,在家我也干活對吧。”林建輝還會做飯,做家務也不賴。
“那是,這點你是你們哥仨中最好的。”
下午,林二嫂在與婆婆一起做年夜飯的時候,還說,“媽,孟家不是有大房子嗎讓他們結婚以后住在孟家就是,還租什么房子。”
林母沒好氣的給了老二家的一個大大的白眼,“人家孟家有兒子,那房子是留給兒子的。你想什么呢,老三沒有占家里的便宜,你還道都愛美個什么老三結婚有你什么事”
“媽,有兒子咋啦,孟家的兒子連二十度都沒有,讓老三在他們家住兩年咋啦兩年能省多少開支與房租。”林二嫂想的真遠,也挺會打算的。
屬于孟曉嵐的房子,一直空著,孟曉嵐只是偶爾給打掃開窗通風。
下午,孟家一直忙著晚上的年夜飯,一家三人都沒有閑下來。孟青川的原主老家是北方人,他特意在下午剁餡發面,包餃子。
家里一直剁的咚咚響,樓下的一家人聽的剁的咚咚響的聲音,煩躁的很。
下午,廚房里的雞肉燉的香噴噴。
孟青川包好餃子,見兒子在一邊休息,說道,“曉非,你去給趙爺爺與陳叔叔家里,幫我送點東西過去。”
“送什么”曉非剛才一直在燒豬蹄,燒好剁好洗好,才坐下來。
“一家送一斤肉十個雞蛋兩斤排骨一條魚,還有兩份青菜,我已經裝好,告訴你趙爺爺,陳叔叔他們,就說是咱家就不給他們拜年了。讓他們初三來咱家做客,吃一頓好的。”
青菜是這邊冬天過年時菜園里都有的茼蒿,萵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