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那是肯定的。”
中午,林青川見到了那位供銷社的主任與他一個姓,都是姓林,名棟。以前是做地下工作的,被老爺子救過幾次。
一時半會兒回去不了,他下午就去辦了入職手續,單位給他開了戶口遷移證明,還得去派出所與屯子里辦幾道手續就可以。
年前沒有工資,只是算是供銷社的員工。年后得在市里的供銷社學習一個月,然后去新建的分社上班。
等他挑著籮筐到家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四點半,天色早已變的漆黑。回來的時候沒有走山路,再也不是一分錢的都沒有了,他坐車回家的,到村口的時候下,是下面縣城到石市的班車,從紅旗屯外的公路路過。
進家門不久,大片的鵝毛雪花飄落。
“怎么才回來,快進屋。”陳珍之前一直在屯子口張望,焦急的等待。雖然丈夫對她不好,可她也不想丈夫死,傳統的思想中,一個寡婦帶著孩子們過日子何其的艱難。
“債要到了,還買了些東西,等急了吧,吃飯了沒有”林青川一臉和煦的笑容,看的陳珍直恍惚。這人是咋地了,怎么感覺變化很大啊
幾個孩子全窩在炕上,窩在被子中,大一點的建民大著膽子說,“還沒有吃飯,娘說等爹回來再做。”
“也好,我買了點肉,等下給你們做紅燒肉吃,還有買了些舊衣服,幾個孩子一人一身,有舊棉衣棉鞋還有兩床厚實的被子。”
他沒有把被子放在新家那邊,那邊的家里暫時兩個月肯定不會過去住,只有那輛三輪自行車是鎖在那邊的新家的雜物房里。
那邊的小宅子只是相對于齊老爺子住的大宅子來說是小宅子,其實也是一個三合院,正房三間,東西廂各三間正房的兩側已經一側加蓋一間廚房,一側加蓋一間衛浴間,衛浴間還是那種沖水廁所,里面是廁所,外面的一間房間是抹了厚厚水泥地面的洗澡間,還有洗漱盆,水龍頭,鏡子臺架等。這里是前幾年老爺子不愿意去香島給自己安排的退路宅子,里面的設施可都是弄的很好很方便。比他現在住的大宅,小了很多很多。
屯子里的家,也得加蓋幾間廂房還有單獨的衛浴間。不過這些都是后話。
他的話像是夢話,家里的人一個都不信,除了兩個小的,其余的三位,都是懵圈的狀態。一直等到青川一樣樣的拿出來,懵圈的陳珍,被大兒子一推反應過來,看著一炕的物品,激動的拉著青川問,“真的收債了”
“嗯,收債了,等下還有好消息說,都收起來,先去做飯我忙活了一天,餓死了。”
揉揉空蕩蕩的肚子,著實餓的不行。
陳珍被肯定的回答驚到,“好,我去做飯。”陳珍利落兒收拾好青川帶回來的所有東西,包括孩子們的衣服鞋子,“等下在家里燒火給你們洗澡,然后再試新衣服。”
每次孩子們洗澡,都要在中間的屋內靠內側的墻角砌了南方的火塘那邊燒很大的火。陳珍的姥姥就是南方人,也是陰差陽錯的來到東北,嫁給了陳珍的姥爺。姥姥對幾個子女的影響很大。
從小陳珍家里就有南方才有的火塘,冬天也要三天洗一次澡,洗澡的時候洗澡盆放在火塘邊,就不會很冷。
陳珍也把這個習慣帶到自己的小家。
除了一歲的小建華咧嘴瞎樂,啥也不懂,就是三歲的金萍,也知道穿新衣服,在幾個孩子的心底,沒有補丁的衣服就是新衣服。三小只樂的呵呵,趴在炕上,眼巴巴的望著,彼此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傻樂。
廚房里,林青川對著陳珍半真半假的說了一天的事,收債的事情,全說了。工作的說法,是自己在街上遇到了以前救過的林棟,兩人都認出來了,交談下來,得知他過的不好,林棟林主任就介紹他去供銷社上班,反正那邊還缺人,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
買宅子也是巧了,遇上了以前賣過藥材的藥鋪的老東家。聊起來,稀里糊涂的就花兩百塊錢買了房子,還有一輛三輪自行車。
做飯的陳珍悄悄的在心里一算,那剛收回來的兩三百塊錢就這么沒了。她又有些傻了。輕聲的嘀咕,“那是又沒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