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不少老鄰居,遇到無論多大年紀的人,只要不是記憶中的極品的,他都主動打招呼。熱情洋溢,笑口就沒有合上過。
如此大的轉變,嚇到不少的人,一群人被他嚇得不輕。
還沒有進院子,就看到老大老三在外面鏟積雪。見到那兄弟倆,林青川知道原主對兄弟倆是有一肚子的怨氣,為此他也不主動與兄弟倆打招呼,像是沒看見鏟雪的兩人,就這么走過去,進了院門。氣勢洶洶的,讓鏟雪的兄弟倆都有些尷尬。
外面鏟雪的一些人也看到,就是這么一下,很多人想起來林青川為什么一個人被分了出去。雖然林青川不靠譜,可也沒有真的吃多少閑飯,他雖然一年不掙幾個工分,但上山下河的改善生活,那大林家可全靠他。家里吃肉都是靠他。還有一年四季的家里的魚都吃不完。
想想,林青川被那樣分出去,不說吃沒吃虧,但全家四兄弟。老四在部隊就不說了。家里就三個,獨獨就林老二分了出去,怎么說面子上都過不去。
大林家一家人也是有意思的很,就分林二出去。想想也是,一個中間的孩子大多是不受寵的。不過,現在看來,被分出去的林二吃了苦,倒是有些變了。看來吃了苦頭不是沒有好處的,至少現在懂事了。即便受了家里的委屈也知道孝敬父母,是個好的。
一群人心思轉念間已經給林大林三釘上了沒有手足兄弟情的人設,在以后的交往中,面上看不出來什么,但心底自有一桿秤。各自自有衡量。
大咧咧的走進院子的林青川見到嫂子弟媳婦也是一句話不說,徑直的走進兩老口的房間,掀開門簾,見到二老已經坐在炕上,老太太在納鞋底,老爺子靠在炕柜邊打瞌睡,太冷,又沒事做。起床了吃過早飯又坐在炕上打瞌睡,可真是吃了睡,睡了吃。
進屋就驚動了二老,老爺子也睜開眼眼睛,“老二,咋來了”
對于這個兒子,老爺子心中是五味雜陳。以前小時候,這個兒子喜歡上山下鄉,老二年紀不大的時候,有兩年日子比去年前年還不好過,不過不是天災,是人禍,家里揭不開鍋,老三老四都還小。那時候老四才一兩歲,小閨女還沒有出生。
家里的日子難過,可才不大的老二就敢一個人去山上尋摸吃的,在河邊抓魚。說來那時候,家里的老三老四能養活養好,一家人能熬下來,老二功不可沒。老大那時候都不如老二,除了會賣力氣,別的都做不了。老二的那些不只是家里吃填肚子,還能有結余拿出去換糧食,有幾次還用山參賣了不少的錢。
這也是他愿意花錢供老二讀幾年書的原因,也是后來老二好吃懶做他一直不苛責的原因。只是老二后來性子一直在變,變的越來越怪,他一直忍耐著,老頭子不是那種一味偏心還不自知的那種人。
有些奇葩極品,自己做的無論多過分都不自知,還覺得自己挺有道理。對于別人做事,只有一點點不如他們的意,都覺得哪哪都不合理。
老爺子卻不是,雖然因為傳統的思想,看重長子,偏心有出息的幼子,但對于曾經為這個家做出過巨大貢獻的老二,他在心底也是記得清清楚楚的。那些過往,他記得牢牢的。多年的忍耐,可老三依然故我,家里的矛盾已經壓不住,兩個兒媳又天天夜晚給老大老三拱火。
到了后來變成了給老二單獨分家,老三兩口子精明,知道老四會補貼家里,死活不愿意分家。卻強烈要求,把老二一家分出去,干活的只有一個,吃干飯的卻有五六個。
兩個兒媳見天的在家里摔摔打打。
沒法子就分了出去,說實話他是偏心了,因為想著以后要跟著老大,除了兒媳婦的嫁妝,家里的物資分給老二的都是按照人頭分的。錢,更是沒有分幾塊,死活說家里沒有錢。
但有多少錢,他心里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