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子沒有想到居然還有讓孫女有學習識字的機會,哆嗦的伸出顫抖的雙手,激動的抓住青川的手,“讓我怎么報答東家才好”
被抓住手的青川淡淡的說道,“莊老爺子,沒事,不需要特別的報答。我說過的話一定會做到的,您老放心吧,小柔丫頭以后就是我的義女。”
沒有使勁的吹噓,卻讓老爺子無比的安心,用力的點頭,對著孫女說,“丫頭,給你義父義母跪下磕頭。”
本來古代的小姑娘就早熟,八歲的小姑娘也知不少事,被爺爺一喚小姑娘已經撲通一聲跪下,脆脆的喊道,“義父,義母。”
王靜一臉溫柔的拉著小姑娘起身,對著莊師父說,“拜的匆忙,也沒有準備什么禮物,容我三日的時間,等明兒安置好家里,我帶著小柔出去上街置辦幾身衣裳鞋子,家里一時也做不了幾身衣裳。”
老爺子現在的心更加的安,擺手搖頭,“不用,不用,有衣裳。”
“要的,這是我們做義父義母的心意。老爺子,您可別再推辭,讓我們也盡盡心。”王靜一年的時間再也不是之前每一枚大錢都要算著花的農家秀才女。
做事大方穩重多了。
幾番推辭下,莊老爺子拗不過王靜只能答應,但枯成老樹皮的臉上。全是笑意,整張臉都舒展開來,精氣神比進來之前更足了,生活更加的有了奔頭。看樣子只要不出現天災,積蓄活個三十來年是沒有任何的問題。
家里理順,青川第二天就去了茶樓與家具鋪子,大半的時間都待在茶樓,也能兼顧家具鋪子的生意,雖然已經有人仿造自家店鋪的家具,可是他們的生意一直都不差。一直比別的家具鋪子都要好,用料講究,大半都不是名貴木材但也都是結實的好材料。
一日,從家里出來就到茶樓來巡視的他,樓上樓下的各自打算坐一會兒。習慣性的還是先上樓,此時茶樓的樓上已經有了不少的人,走上樓,樓上的說書人見到青川,說的那是更加的賣力。在青川家茶樓說書的一共四位說書人,兩人一天分上下午班,四人輪流每天兩人,說的故事都是青川自己寫出來的故事,此時說的就是西游記的故事。
每天都能吸引好些個茶客來聽書,當然只有樓上有說書的,樓下沒有。樓上的位置就是大廳都是要收人頭費的。比樓下的便宜,樓下還有包廂,也是很貴的,有基本的包廂費用,聽不聽書,就看你自己的。
包廂一共就四個,都是裝修一新,別具一格,有些現代化氣息的包廂,舒適雅致。
青川聽著說書人說了會兒書,打算下樓,此時上來一群人,一個個的穿戴不俗。氣勢不凡,走在最邊邊上的是茶樓的掌柜的,在一邊做出請的手勢,然后走在最前面的人,青川在現實中沒有見過但是在輪回鏡中見過,是理親王。
見到理清王,青川也沒有想要上前去打招呼的意思,社會層次相差太大,他也不會去自討沒趣。
掌柜的在邊上帶路,打開包廂的門等貴人們悉數進門以后,才進去。給客人們點單,一位穿著青色衣裳的人,對著理清王說,“還是少爺先點,想喝什么茶”
坐在首位的理親王,習慣性的摸摸下巴,看向青衫文士,搖搖頭,“我是第一次來,你們點吧。”
不熟悉,只是聽不少人說了這家新開幾月的茶樓不錯,茶好,點心好。還有據說很講究,比一般的地方都講究。他適才進入茶樓就在觀察,茶樓確實講究,無論是小二還是掌柜的,衣著都是干干凈凈的。還有對待客人的態度都是極好。
進到包廂,沒有別的酒樓茶樓的熏香的各種味道,反而是見到了插在花瓶中的一支支的鮮花,一股淡淡的花香味在鼻翼縈繞。素白的花瓶上,畫著一顏色水墨畫,是一副山水圖,在山上的山腰的瀑布邊有方石臺,石臺上有位文人雅士,席地而坐,前面用長矮幾放著一把古琴,還有邊上茶桌,有小泥爐,有水壺在咕咕嚕嚕的在燒茶水,縷縷白煙在茶壺嘴山冒出來。
那人雙手撫琴,神情陶醉,微微瞇著眼睛,很享受還怡然自得。
看到眼前的一幕,理親王都羨慕花瓶上畫的那人身處的環境。羨慕歸羨慕,偶爾有那么一天過這樣的日子,他也是愿意的,可長久的肯定不行,他還是喜歡追逐權利,手握皇權,一言九鼎的俗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