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父此心中堵的慌,想出去解釋,可不知道怎么解釋。嘴巴張了合,合了張的,反反復復好幾次。可話到嘴邊又不知道如何的解釋,眼前的妻子在他面前被無形的放大鏡給放大了無數倍,一下子變得面目可憎,變得讓他很煩,之前有些微微動搖的心,又變得無比的堅定。對著魏母吼道,“看你干的好事,你這下出名了。惡毒的女人,有你這么做媽的嗎
這些年,咱們本來就沒有為老二做過什么。那孩子起早貪黑的干,才有了容身的地方,你還伸手搶,你咋這么不要臉呢。換你爸媽這樣對你,你受得了啊”
只見張母撇嘴,不屑的說道,“我是他媽,他的就是我的,我怎么不能做主了。還有你,你比我好到哪兒了你這些年管過老二嗎不也是一眼,沒有想起過他,家里那么些孩子,我顧不過來,多寵寵在身邊的孩子,又怎么了”
頓了下又說,“只能說老二,上輩子欠我的,這輩子就該他來還債。”
如此不要臉的話,也是說的周圍的人無語。什么叫無理攪三分,這就是無理攪三分,真是。
兩口子正吵著,外面涌進來一群人,都笑瞇瞇的看戲。
有人手心還有幾粒瓜子,嗑的起勁,聽到夫妻倆吵架,一個個的都覺得蠻有意思。老張這人,說他不好吧,對待街坊鄰居一向好脾氣,對孩子們看起來也不錯,不會輕易的打罵孩子,可是你說他對孩子們有多好,那也不見得,當然除開他大兒子以外。他對老大那是真的好,長子嘛,看的重一點,老人們都可以理解。
剩下的說有多好,那就不見得,對長期在身邊的老三老四老五,就是不茍言笑,但該幫的還是幫,只是家里最可憐的就是那高中畢業下鄉的老二,那真是,在家里的時候沒有感受到父母的關愛親情,在鄉下也沒有感受到親爹媽的溫暖。別人家就是再困難,拿不出錢給孩子,可每年總有幾封信寄出,噓寒問暖的。
離開的青川,一把就抹干凈臉上的水珠,樂呵呵的說道,“小敏,咱以后不用回去了,有事會有人找我們的。”
離開了張家,魏紅敏一反剛才的委屈樣,也樂呵了起來,“好。川哥,咱回家,我好好的給你做一頓好吃的。”
兩個孩子厭厭的,沒啥精神,但在回去的路上,爸爸給他們買了好吃的以后,兩個孩子的精神很快就恢復了過來。
回去的一路上不知道灑下多少兩個孩子銀鈴般的笑聲。
去烤鴨店還買了一支烤鴨,回到家里時間還早,青川拿起釣竿要出門釣魚,京海市內的湖那片,釣魚的人多。
家里的院子不算很多,以前就是個小跨院,沒有倒座房,三間正房,東西各三間廂房,他去年買下來以后,請好的匠人重新翻新過。在正房的兩側加蓋了廁所與廚房,可是可以沖水的廁所,連接了管道的。不用一家人去公廁排隊。
院子里靠著院門的那一側的邊上,開辟了菜園,自家人吃的蔬菜,都可以自供自助。
院門敞開,青川家的小院,迎來了不少的放學回家的孩子。一些孩子一回來,就直奔青川家的院子。進院門還很有禮貌的喊,“魏姨好。”
全是隔壁大院的五六個孩子,全是八歲以下的孩子。
魏紅敏笑瞇瞇的回答,“誒,你們玩。等下你們張叔叔回來,給你們一家一小碗魚肉。”
聽到魚肉,一個個的哈喇子都快滴落,樂的幾個孩子使勁的點頭,“謝謝魏姨。”
兩個小的,曉磊,曉萱立即融入了幾個哥哥姐姐中,玩鬧起來,院子里還有滑滑梯,有蹺蹺板,一群孩子玩的不亦樂乎,還有蹦蹦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