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大魚,價格肯定不是普通魚都市價,比這要高一些。
在吃晚飯前,青川才回去,收拾好自己帶回去的魚。今晚,大院與張家跨院,魚肉香味飄的周圍全是差不多的香味。
只是,在另外一條胡同中的張家硝煙彌漫,一連很多天,都是如此。家里的氣氛冷到冰點,張父張母一連幾個月都沒有說話。一直到下半年才說話。可是夫妻感情已經淡到不能再淡。
轉眼就是畢業季,青川考上了研究生。還得繼續讀三年的書,兩個月的暑假,青川開了第一家中成藥與售賣藥材的店鋪。
還請了幾位老中醫坐堂。
家里的鹵菜生意依然做,增加了幾位小工。
八月五日,天不亮,張家小跨院里就開始熱鬧,來此批發的菜販子很多。一批接一批的,鹵菜的專用廚房,也是香氣四溢。張家雖然是做批發,可是,也是辦了執照的,之前的鋪子退掉以后,又換了執照,更改了地址。讓人找不出一點的錯。
每個月按時繳稅,對于他們家的批發,是定額繳稅。
一直從四五點開始忙活,一直忙活到早上七八點。青川出去菜市場“買菜”回來,然后再睡個回籠覺,睡到吃中午飯起來。下午就是自由的時間。
中午,青川起床,就聽到外面有人說話,聲音還不輕。
他顧不上洗漱,就走了出來,外面是當街那邊的一套三進院的房主兩口子與妻子在說話。他聽到賣房子去港島,就聽到房主說,“我們也是沒有法子,我小叔沒有后人,他出去很多年了,在外面已經習慣,現在就是讓我們過去。”
青川走到客廳的沙發上坐下,問道,“胡叔,您這是打算以后都不回京都”
胡剛也是舍不得的離開京都,但想到小叔那邊,還是咬牙說道,“回,但是不知道是哪天家里的房子,沒人住,租出去也不可能年年回來收租,干脆賣掉。我小叔在港島有生意,有房子,還有幾套。”
青川明白了,那邊有錢。
“行,我們好好聊聊,您家這樣的三進院,還帶門臉房屋改的,以后想要花錢,買回來可是很難的。”
房主,不在意的搖頭,“不買了,買也是買商品房。”房主還沒意識到他家的房子地理位置多好,就在京海湖邊上,改成門面就是個吸金的貔貅。
門臉前面就是馬路,馬路再過去就是京海湖,高高的石欄攔住,還有可以泛舟的碼頭,也有石橋連接著兩岸。
以后就是個黃金地段。
青川是要把話說清楚,免得以后有麻煩。房主胡剛擺手,“小張,我知道你的意思,不會有麻煩的。我小叔習慣了那邊,去了幾十年,在那邊有生意,以后除了歸根,只怕活著的時候回來也不會長住。”
明白了,起身去了胡家,離青川家不遠,從胡同頭走到底,再轉下彎就到了胡家。進到胡家的院子,保養的很好,大三進。只聽到胡剛介紹,“本來左右還有跨院的,不過現在都有主人,是早年賣出去的,一邊的跨院估計也要賣,另外一邊就不確定。小張如果你資金充足,還可以買下隔壁的跨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