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上的笑容純真燦爛。
張小五抱起小侄女曉萱,兩張大小臉湊在一起,不停的磨蹭,親熱的很。兩個孩子,一左一右像是護法一樣,拉著她的羽絨服,進到堂屋,就看到哥嫂在接電話,是與嫂子東北老家那邊講電話。
夫妻倆與那邊說話的時候,還抽空與小五打招呼。
今年過年要去那邊過年,全家都去,包括張小五也一起去,嫂子在農村的新房子翻蓋好。是今年開春以后開始蓋的磚瓦房,蓋了幾個月,加上裝修,打家具。
只聽到魏紅敏高興的問,“我們寄過去的年貨都收到了吧”最近兩個月,接連寄了不下十次的包裹回去。棉被床上四件套,羽絨被,蠶絲被,回家要穿的舊衣服舊鞋子,還有新的衣服鞋子,臘貨,堅果,瓜子,巧克力,糖果,餅干等。
那邊應該是說了收到了。這邊魏紅敏挺高興的,高興的樂呵著。
青川看了眼小五的行李,“先去后面放行李。”
“嗯,二哥,我先回房放行李。我明天想去爸媽那邊看看,年前就不去了。”張小五與青川說話,再也沒有之前的小心翼翼,大大方方的。
“去吧,讓你嫂子陪你一起去,順帶的把今年的年禮送過去。哥給你的零花錢,知道你沒有怎么花,但不許給爸媽。咱媽在老三老四的問題上稀里糊涂的不精明,在別的人身上精明著,你拿錢給她,肯定會打破沙鍋問到底,刨根問底,不然你別想離開。”青川怕眼前的妹子的犯傻,叮囑道。
倒是張小五嘿嘿笑著說,“二哥,你放心吧,我一個學生還吸你的血,哪里有錢給他們,我壓根記沒有打算給。不過等后天,我就要去嫂子的鹵菜坊做事,哥,嫂子你們可不能不讓。我做到一起動身去東北的前一天。”
她是想打寒假工。
早就與哥嫂說過,夫妻倆相視而笑,“行,你愿意吃苦就去。待遇與那些人一樣,可沒有特殊待遇。”
“本來就不要特殊待遇。”高興的拎著行李就出門了,撒野的朝后面自己居住的院落跑,她居住的院落第三進不是傳統的三進那樣,而是一個獨立的院子,跟前面的第二進一樣大小的院子。
這就是青川喜歡這套院子的原因。
一個人住一個小院,安靜,有足夠的,還不用擔心安全的問題。
青川一早就去上班,到了單位,年底了,一天天的無數個會要開,一場接一場的。從上班一直開會到下班,還拖延了會兒,接連一段時間都是。
一直到臘月二十五,小年以后,青川請假,一家人今天坐車回東北去過年。
一家人輕裝從簡,除了隨身攜帶的一套衣服一些零嘴,坐上飛機。出了機場,打著出租車直奔家里。就在郊區,司機師傅是個喜歡嘮叨的人,開動車就與坐在副駕駛的青川叨叨起來,“是回家探親的吧”
青川也閑著沒事,與師傅嘮叨了起來,“是,回家探親。咱濱城這兩年變化大嗎”
“大,變化比前幾年大。”現在的日子雖然還是窮,可一天比一天的好。是有希望有奔頭的。
家里已經燒好暖爐,客廳里堂屋完全是城里的布局,中間是四人座的長沙發,倆側各是雙人沙發,中間是茶幾。在一側的邊上架著暖爐,屋內暖意融融,兩邊的房間也各自有暖爐,不過還沒有燒,白天都在客廳里,蓋的是三合院的形式,北房四大間,不過,客廳后面有道門,打開門一側是廚房,廚房大,一半是老式的灶臺,一半是新式的臺子,等有了燃氣灶與煤氣罐,就可以使用。還有自來水池子,洗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