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的相處,青峰青梅也感受到大哥與往日的不同。對他們不像是以前那樣不耐煩,對他們比以往多了很多的耐心,說話也不再是如以前那樣的生硬。
也感受到大哥的關心體貼,還有如今的好日子都是因為大哥,因為大哥有個好師父好師娘。
兩個小的,幾個月的時間,性子也有了很大的變化,逐漸變的開朗,活潑。對大哥也更加的依賴。
“哥,我會的,以后等師父師娘老了,我一定好好孝順師父師娘。”青峰保證道。
小小的青梅也趕緊舉起手來,保證的說道,“我也是我也是,我也會孝敬師父師娘。”
“好,大哥知道了,我的弟弟妹妹都是好孩子,大哥相信你們。”一臉的笑容,帶著一絲欣慰。
兄妹三人今晚睡在青峰這邊的院子,中間的院子是青梅的院子,兩邊則是兄弟倆的,中間的院子現在一直是陳飛與警幻居住的。
第一天安裝一臺,第二天安裝了兩臺,金家的那一臺是五兄弟自己安裝的,陳飛全程跟在身邊指揮。讓隔壁五兄弟跟著學習了兩天,陳飛布置下陣法,一個大陣法包含住了隔壁的五兄弟的五套院子。三兄妹的三套院子,還額外有小陣法,幾個陣法套疊在一起。
夜晚,陳飛與金不換還有五兄弟說了半個時辰的悄悄話,然后帶著他們六人出去了半夜,一直到很晚才回來。回來的時候,金不換回到家里,一晚上沒有睡著,實在是太神奇了。輾轉難眠,手中捏住一枚玉佩,一直到天亮才瞇上眼睡覺。
有了高人的安排,金老爺子的一顆懸著的心總算是回落,安定了不少。
幾日后,兩輛牛車載著十人去到了城里,在安城坐上了去往省城平城的火車,兩地相隔一百多里路,不算很遠。
兩個成年人帶著幾個半大的孩子,還有幾個小的,一行浩浩蕩蕩的上了火車。金不換在下面車窗邊叮囑自己家的五個孫子,幾個孩子第一次出門,對外面既向往又害怕,還有點擔憂,也舍不得家人。一個孩子一個大包裹。
幾個孩子在車窗邊,擠著腦袋,依依不舍的與爺爺與親爹大爺話別,嘰嘰喳喳的。
早上的火車,現在的火車速度慢,兩個小時抵達了平城,幾個孩子小的跟著師父師娘走在他們后面。幾個半大的孩子走在弟弟妹妹的身后,一行人浩浩蕩蕩的下車,青川走在金一帆的身后,東張西望的瞧了瞧。此時的火車站還是很簡陋。
安城一座小城能有火車站是因為在在帝都線上。
平城抵達以后,青川與陳飛在一家不錯的客棧開好房間,先安頓下來。讓師父還有表兄弟們與師父師娘在客棧,他帶著弟弟妹妹帶著禮物,雇了一輛牛車去往郊區的兩個姑姑家中。
一路上,青川坐在車把式的身邊,觀望著周邊的路線。
出了城走了十多里路,就是姑姑們所在的村落烽火村。山上有座古老的烽火臺,以此為名。
烽火村是個雜姓居多,一個姓的大姓就是孟家。這是一個大村,足足有一百多戶人家,人口有七,八百人。大半的人家都沒有分家,一家戶口有十幾二十人,有的人家人丁不興旺,就兩三口人,四五人,但一半數的是折中,七八人。人口多的是兒子都成親了,還生了孩子的。
一輛牛車進村,村里差不多是居住在一起,進了生人,還是蠻打眼的,青川一行人進來。在村口就遇到了姑父的堂兄弟孟九。青川與父親來過幾次烽火村,自是認識兩位姑父的親堂兄弟孟九,跟著表弟表妹們一直稱呼孟九為九叔。
見到孟九,他忙打招呼,“孟九叔。”
拎著鋤頭的孟九叔,停下腳步,看向青川,還順帶的掃一眼牛車上的青峰青梅,還有被蓋的嚴實的一堆不知名的東西。也回答道,“川子,你是來看你二姑三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