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三念念不忘七
嘉帝和元帝果真大不同。
雖然元帝除了之前在宮中初見那次,身上的帝王氣場讓陳念倍感壓迫之外,旁的時間大都平和,但也有例外的時候。
譬如,許相一直同他說話或下棋,沒怎么搭理元帝的時候;又譬如,偶然間說起大伯,元帝聽到的時候。
后來陳念才悄悄發現,其實每個君王都有每個君王特點。元帝的特點是就許相得一直圍著他轉,他才開心
某種意義上,元帝很在意許相。
看到元帝,陳念有時候會想起爹來。
爹也會圍著娘親轉,但娘親每日的事情很忙,顧及不到爹的時候,爹也不會有小孩子般的舉動,但元帝會。
譬如,許相在忙的時候,他一定要許相剝橘子給他吃,許相關注他,元帝心里就舒坦了;元帝有時候還會搶小龍包的橘子吃,說那是許相剝給他的,然后許相不得不給他再剝一個。
所以,陳念還時不時會看到元帝和小龍包搶橘子大戰的場景。
陳念哭笑不得。
而且,在陳念記憶中,爹和娘從來不會因為朝中的事情爭執。因為朝中和軍中的事,爹都聽娘親的。
軍中的事,娘親也會問爹的意思,但最后都是娘親拿主意。
也因為一年里,有小半的時間爹娘都在各自忙碌著,聚不到一處,所以很珍惜在一處的時間,而爹也大都會哄著娘親,陳念便很少聽兩人爭執過。
可元帝和許相不同。
在南順的這段時日,陳念時常去宮中看小龍包,小龍包也喜歡同陳念一處,然后陳念和小龍包兩人會時不時就見元帝和許相因為水利,財稅,國子監,駐軍等一系列事情爭執。
其實也不叫爭執,就是各抒己見。
但元帝強勢,許相也據理力爭。而且兩人的爭執會引經據典,博古通今,很好看呃,他不是這個意思,就是這樣的場景,陳念平日里在燕韓真不多見。但在南順宮中的時候,陳念時常見到元帝被許相噎到說不出話來,也見過許相被元帝噎到說不出話來的時候,算禮尚往來的。
反正,在燕韓的時候,爹是不敢的。
但元帝同許相又很好,今日還在吵,明日再見兩人的時候,要么許相在給元帝剝橘子,讓他別鬧,要么是元帝給許相擦嘴,把頭轉過來,怎么擦,一幅和和美美的模樣,但等到第二日,朝中之事兩人又有不同意見的時候,該爭執一樣爭執。
小龍包已經能一面吃著橘子,一面口中蹦出好些朝中大事了。
這大約就是耳濡目染。
陳念忽然覺得,這樣也挺好。
帝王也是普通人。
有像爹娘一樣,相濡以沫,一方哄著另一方的;也有像元帝和許相這樣,勢均力敵,當爭執爭執,當和睦和睦的;還有,像嘉帝和皇后這樣的,朝中的事,皇后從來不操心,嘉帝同皇后在一處,能將朝事和家事全部分開的。
總歸,這一趟出行南順和蒼月,陳念既見了不同的風土人情,貿易往來,民生基建,也見了不同君王同家人,臣子之間的相處。
正如同嘉帝同他說的,世界很大,人很渺小,天外有天,放在寬闊的領域里,他同他都像塵埃,所以要趁所有的時間,做想做的事,追逐心中的星辰大海。
他也見過嘉帝的那張地圖,知曉南北西東并不是沒有盡頭,而燕韓放在更廣闊的地理空間來看,其實位于一個很重要的地理位置上。所以無論是謀求和平,謀求探索,謀求商貿往來,都避不開燕韓這個樞紐
而千百年來,燕韓的興盛也好,動蕩也好,都與它優越的地理位置息息相關。
臨近諸國都在謀求改變和發展,隨著北輿的覆滅,東陵的衰落,周遭的格局和版圖都在不斷發生著變化。有的變化急劇,有的變化緩慢,都在左右著這片大陸的未來。而燕韓,想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須要自身足夠強硬。
陳念也慶幸,祖上未曾將燕韓一分為二。
否則,如今即便還有燕韓,興許也正在被周遭鯨吞桑食,慢慢消亡,一定不是眼下的燕韓。而他也慢慢理解為什么母親明明可以做女帝,卻沒有,因為如今燕韓最需要的是安定,安定,才能有立足于臨近諸國之中,大國博弈的底氣。這些對眼下的燕韓來說,太重要了。周遭都在求變,燕韓每遲一步,便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些,遠比母親是做天子還是做女帝來得重要。
父親和母親心中都很清楚,所以才有取舍,父親也愿意站在母親身后,做母親背后最踏實和溫暖的那個人。
而他能做的,就是盡快成長為一個合格的君王。真正見過人外有人,才知曉他要從母親手中接過皇位,做一個能撐起燕韓復興的君王,一定不會容易。但眼下,他也知曉有些路,始終要腳踏實地得走一遍,有些波折,也始終要親身經歷過,他才能成為和母親,元帝,嘉帝一樣的君王,而不是父母呵護下,平順登基的太子。
因為他要面對的,從來就不是單單一個燕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