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青梅有竹馬十
雖然如今的東宮里遠不止沈辭一個伴讀,但沈辭不在的時候,在熱鬧的東宮在陳翎心里也覺冷清。
但沈辭回來就不同了。
在陳翎眼中,如今的東宮才算真正熱鬧起來了,而陳翎也真正開始慢慢習慣這樣的熱鬧。
沈辭同陳翎一處的時間最久,久到成習慣,成自然。
即便東宮中的伴讀再多,還是沈辭同陳翎最要好。
兩人之間的默契,有時只是一個眼神,一個動作,有時連眼神動作都沒有,沈辭也能會意。所以當旁的伴讀還在等著陳翎開口的時候,沈辭已經將能做的都做了。
所以陳翎對沈辭的信賴也根深蒂固。
這種信賴感,讓沈辭沒回東宮前,心中都忐忑沒底的東宮伴讀們仿佛有了主心骨,沈辭也自然而然成了這群伴讀的頭兒。
但凡同東宮有關的事,人人都會來問他。
沈辭人不死板,也不學究,很容易同旁人打成一片,東宮內的伴讀也各個都服他,諸事也都聽他的安排。
這次這趟回京,雖然沒有官職傍身,但天家允了沈辭佩刀。
先太子過世雖是意外,但天家對陳翎的愛護比先太子更甚,陳翎身邊除卻有禁軍,還讓沈辭佩刀,是出入都護著陳翎安全。
而隨著沈辭的回京,東宮的一切都慢慢恢復正常。
至少,在陳翎心中是。
沈辭從她八歲入京時起就陪著她,六年了,無論周圍的人如何變化,有沈辭在,才是平常。
“這么晚了,怎么還在看書”沈辭來了寢殿,見寢殿的燈還亮著,值夜的人是啟善,啟善告訴沈辭殿下還沒歇下的意思,沈辭才入內問起。
東宮中,沈辭同陳翎親厚,沈辭入內,只需交待一聲就是,無需通傳。
“我想再看會兒。”陳翎同沈辭熟悉,光聽腳步聲就知曉是他來了,再加上他先問起,陳翎也沒抬頭,便自然而然應聲,“這是老師昨日指定的書冊,明日晌午還會考我,我看到一半,中途有些東西沒怎么看明白,讀起來有些晦澀,想起有書冊里有詳細解釋,所以先看了看那本,看完了,這本也不晦澀了,但是讀起來就停不下來,想快些看完。”
陳翎說完,又順手翻過一頁,笑著抬頭看他,“快了。”
陳翎說完,繼續低頭讀著。
從小到大,陳翎就喜歡看書,當了東宮之后更是勤勉,沈辭也知曉有先太子的緣故在其中。陳翎同先太子親近,先太子薨逝,陳翎做了東宮,便覺身上多承載了一份先太子的遺愿在,他要替他做好這個東宮,更不能疏于平日,也不懈怠。
陳翎自幼做任何事情都很認真,不喜歡糊弄,對自己也嚴苛。
但在沈辭看來,認真模樣的陳翎,很容易讓人無法移目。
沈辭有時候是遠遠看著他,提筆寫字;有時候是在近處陪著他溫書;更活著,在陳翎看書看得入神,忘了時間的時候,伸手敲敲桌面,提醒他喝水,起來動一動。
陳翎也聽沈辭的話。
但凡沈辭提醒,陳翎就端水喝水,要么起來活動筋骨,跳一跳,有時是同沈辭鬧一鬧,而后繼續看書。
沈辭有沈辭的照顧,她亦有她的堅持。
也有時候,她看書看得認真,會廢寢忘食。
方嬤嬤會讓廚房備好東西,沈辭也看著差不多時候讓啟善或溫識去取了來。早前的陳翎是斯斯文文,細嚼慢咽,現在在旁人面前也是,但同沈辭在一處,看書來不及的時候,也會囫圇吞棗,一口氣都往嘴里塞。
“小心噎著”沈辭擔心。
她應付道,“沒時間了”
沈辭嘆道,“白日里不好好吃飯,總挑食,晚上也熬夜,不吃東西,還像不像長個兒”
“你怎么總想著我長個兒”陳翎探究。
沈辭佯裝認真,“你都是太子了,這么矮沒氣勢”
陳翎“”
陳翎惱道,“沈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