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嘉宇第一次發現,他選著美術系是個錯誤,但是他又發覺,就算他學的不是美術也依然無力。
在他已經走投無路,準備魚死網破也要先把孩子救下時,他以前投過的一個漂流瓶有了回復。
那是他在最無助和孤獨的時候,投出去的,那漂流瓶軟件是匿名的,對方不會知道你是誰,撈到之后可以考慮丟回去或者回復,回復之后就可以持續對話了。
漂流瓶的回復只有一句話。
“既然法律無法制裁他們,你也可以用法律無法制裁的方式回擊。”
對面的人,正是“老師”。
整個漂流瓶軟件,大概就是“老師”制作出來的,而所有和鐘嘉宇類似的無助的消息,最后都會第一時間送到“老師”的手里。
他從一開始的目的就是,無法用法律制裁的人,就用無法用法律制裁的方式回擊。
因為那些人到底是要親自來交易,所以鐘嘉宇在“老師”的指導下迅速確定了那些人到底是誰,然后收集他們是資料。
“老師”會根據這些資料去推測這些人的性格、行為,然后指定計劃。
就比如徐奉。
徐奉這個人在初中的時候,是有對小學生下手的前科的,不過因為他年紀不大,加上初次動手尚且膽小,事情并不算大,家里人知道了,幫他擺平了。
但是徐奉的爺爺似乎察覺到了不對,當時就停了徐奉的零用錢,只個夠吃飯和上學的錢,并且迅速表現出要培養他堂弟的表現。
徐奉當時受多了人情世故,受多了冷眼,明白了自己如果不是徐家的繼承人,那他根本不算什么,所以迅速收斂了起來,把自己偽裝得很好。
甚至于長大后,他不光娶了媳婦,還找了個情人,表現得自己完全是個正常無比的人一樣。
他爺爺才稍微放心了些,但是依然留下了遺囑,如果徐奉暴露了他做的這些事情,就算他不會坐牢,他也必然會失去一切,他現在的地位、錢財,全部都會失去。
所以馬陽正,就算他派人弄死的。
殺馬陽正那人,在搞好一切后,立馬就拿著錢逃出國了,就算警察找到了殺死馬陽正的人,估計也一時半會沒辦法把人弄回來,當然了,弄不回來的可能性也不低。
至于夏芒,其實在鐘嘉宇和“老師”的計劃里,都還尚且不明身份情況,按照他畫的畫,以及跟志愿者協會的關系等等,他跟這件事脫不了干系的可能性都極高。
但是問題是,他沒關系的可能性也高。
所以“老師”的意思是不要動他,利用他牽制警察既可。
但是鐘嘉宇和“老師”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對畫動手的事情,其實是鐘嘉宇擅自行動了。
他親眼見多了表里不一,對于夏芒表面善良,根本不予以相信。
除此之外,他還做了一件和“老師”要求不一樣的事情,那就是傳播馬陽正手機里有罪證的事情。
在“老師”看來,讓警察摻和進來可不是一件好事,反正他們也“沒什么用”。
這就是“老師”第一個案件犯的一個大錯,合作者在合作之余,自己搞了一些事情。
所以才導致了夏芒的被誤殺。
畢竟反派的主角不能出現故意設計殺死一個好人的情況,又必須出現一個被誤殺的好人角色,夏溪也是糾結了許久,才最后讓鐘嘉宇來背這個鍋了。
二十歲的青年,發現了這么大的人性之惡,思慮不夠謹慎,又有些沖動,還算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