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紅色的建筑下,一個長相精致的青年推開了窗戶,撐著手臂望著天空。
他一臉的煩惱和痛苦,然后開始傾訴起來∶"父皇那么英明神武、高大威猛、風流倜儻、玉樹臨風,肯定很快就能洗刷我的冤屈。但是這天天被關在屋子里也太無聊了吧,我想吃明月樓的松花魚、純奶糕太痛苦了,什么時候能出去啊。
說了一大堆后,他狀似無意說道∶"還有那砍柴夫也太慘了,他可是我的救命恩人,看到我遇到老虎沖進來救我,這會兒居然要被當成犯人審問,這到時候我不就成了個無情無義、忘恩負義的卑鄙無恥之徒了嗎到時候外面的傳聞肯定又要說我了,難受、難過。
說道最后語氣明顯低沉了起來,顯得有些可憐。
侍衛們面上一點不變,仿佛根本沒聽到一般,只是到了晚些時間,換班的時候,便有人去向皇帝回報情況了。
狩獵會因為太子被刺的事情,自然不能繼續進行下去了。
那天之后的一段日子里,周圍的氛圍便總是有些僵硬和沉重。
易芒被關在自己的行宮,無法出去,但是該有的一切也沒有少,他不能出去,別人卻也能進來。
至于易芒那失蹤的侍衛,知道他是將御賜之物那把弓帶回王爺府之后,便也就沒人探查他的情況了。
可以看出皇帝根本就不覺得易芒是兇手,之所以把他關在自己的行宮,不過是為了做個樣子罷“。
畢竟是太子被刺殺,多少還是要注意一些。
易芒覺得救人總歸是要救到底的。
他之前從老虎口里救下了那個砍柴夫,自然不能看著他就這么被冤枉致死。
所以他每天都對著外面傾訴自己對父皇的孺慕之情,以及被關起來導致的難受和悲痛。
當然了,這些都不是重點,最重要的是,他還說了他之前對太子說的那番說辭,禮閑是為了救他才闖入了蒼山,對方是他的救命恩人之類的話。
他這邊的消息,自然一直都有人關注著告訴皇帝。
每次換班,侍衛都會來給皇帝匯報他的情況,可以說是一字不差,甚至連語氣和表現都表現得很是想象。
其實最開始他是不太像的,但是每天來一次,他這也學會了。
皇帝聽了匯報,被他那番表現逗樂了。
"安兒這些日子里的說辭,也沒變過多少啊。"皇帝感嘆。
但是他也知道安樂王不愛學習,以前就經常逃課,讓他想出這么多的夸獎詞已經算是難為他了。
那孩子到底是比較天真單純,就連用計,都用得如此直白,任誰都看得出來。
不像別人。
想到最近的事情,皇帝的臉色便又沉了下去。
"傳朕的命令,放了那砍柴夫,將他送到安兒的行宮去吧。"
"遵命。"侍衛說完便退了出去。
皇帝的記憶里,皇宮里都是爾虞我詐,他經歷得太多了。
他也曾經成為過母后爭寵的道具,利用冷水讓他感染風寒,只為了讓父皇前來看一眼母后。
雖然身為皇子,但是卻根本無法控制自己的命運,只能隨波逐流,成為工具。
幾乎每一個人都各自有目的和算計的,哪兒有什么感情可言。
他那會兒總是羨慕他的父皇,因為父皇肆意妄為,他想做什么便做什么,文臣若是說上幾句,他要么不聽,要么就派人殺了對方。
父皇唯一的錯誤,大概就是讓當時的南征將軍把女兒嫁給了他,所以最后他依靠兵權上了位。
也是得了這教訓,皇帝雖然不怎么太管朝政上的事情,但是兵權他死死握在手里,也不愿意給太子和二皇子太多兵權,只有基礎的一些侍衛。
甚至南征將軍的兵權也逐漸被他削了,確保皇后的娘家不能幫到太子去。
太子被刺殺,皇帝其實并不太在意,他根本不在意自己這個兒子,自然無所謂,要不是他后來生不了孩子了,他的孩子恐怕能有幾十個甚至更多,這一點,誰都不懷疑。
所以他這樣的人,對孩子很難產生什么感情,他雖然明面上對安樂王很是寵愛,但是細想來,他給的封地一般,出丑的事情,也會讓安樂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