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死了,這里會變成什么樣子
楚軍正可以想象得到,那是他不想看到的場景。
誰也不知道他其實不是愚忠,而是善良和溫柔,因為溫柔所以不忍看到這片他們用生命守護的土地,最后陷入一片血與火。
他若是有反心,不光是他在岳安城的老母妻兒無法幸存,這北良也多半是要被北筱乘機攻進來的。
所以明知現在的大邕是怎么樣一番情況,他也不能輕舉妄動,只能死死守住這邊境。
寄希望于下一任皇帝。
直到他意外和安樂王成了筆友,互相交流未來和理想,交流對這個國家的看法,他才慢慢變了些許。
他才發現,安樂王和外界傳的草包完全不一樣。
用安樂王在信里的話來說,他是一個理想主義者,而顯然楚軍正也是。
但是顯然,對比起來,安樂王要比他更加瘋狂。
楚軍正有過一些想法,比如國家要是以百姓的意志為主多好,比如法律如果能想軍法一樣落實多好。
但是他不敢去做,不敢去改變。
而安樂王卻為了自己的理想,開始了布局,試圖去完成他理想中的世界。
楚軍正感覺自己年齡已經不小了,他能守護的時間已經不多了,甚至于他能明顯感覺到自己的身體越來越不好了。
所以他有一段時間沒有給安樂王寫信,一直在考慮安樂王寫過的那些信,最后在發現北筱有動作的時候,下定了決心給安樂王寫了封信。
如果他再不改變,或許就來不及了。
無論能否成功,至少在死之前他要去試試,試試能不能繼續守護這片土地。
“將軍,有你的信件。”一個小兵跑到了楚軍正的面前,將手里的信件奉了上去。
接過信件,楚軍平道“行了,你下去吧。”
等著人走了,他才開始看信。
看完就陷入了沉思。
他們能成為筆友,就是因為曾經有一次皇帝召見楚軍正回京。
結束后,楚軍正回北良,意外帶走了安樂王送錯到他府上的信件。
看著其中的少年心事,楚軍平覺得有必要告訴對方信件寄送錯誤的事情,沒想到回信后,安樂王便開始持續給他寫信了。
倆人性格比較相似,安樂王又表現出不同尋常的成熟,倆人就成了忘年交。
所以最開始的稱呼,以及信件上的白蓮請啟,楚軍正都已經可以熟視無睹了。
而且他們后來聊得深了之后,倆人便都自覺的用上了不是特別直白的話來隱藏,以防信件落入別人手里引發爭端。
所以安樂王這次的信件,他還需要琢磨一下。
但是畢竟倆人也是多年的筆友了,楚軍正明白得還算是快。
總結一下就是,物資是給鎮北侯的,太子照顧了他的“救命恩人”,也就是說太子手里有一個他安排的人,而且這人很有可能在幫太子練兵。
然后就是依靠白蓮安插了一些人在朝廷里,提起太子有事可以找他,又提起白蓮有事可以找他,那說明太子和白蓮應該是一起的,也就是說丞相府白家已經可以說是偏向太子了。
提起流星雨是天降隕石,如果他得到了可以做東西,那就是讓鎮北侯幫忙找一下隕石,有很重要的用途,可以制作某些東西。
提起商隊讓他行個方便別管事情,又說起他胃口大,免費的都能吃得下,意思是商隊又問題,但是沒關系,商隊帶來的東西他能吃下,讓鎮北侯別管。
最后就是提起天氣,暗示因為天氣可能發生。讓鎮北侯別管,遠離就行,因為是他有別安排。
還有就是身邊的瑣事有可能引起大事,暗示他身邊出了問題,趁著小事就解決,可能是說有奸細進入了他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