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皇子帶領平亂軍一路南下,很快就和當地的叛軍對上了。
本以為只是一群農民造反,大抵很快便能平亂歸來,事情卻并沒有如同所有人想的那般發展。
二皇子帶領的平亂軍和叛軍之間對峙住了。叛軍依靠對當地環境的了解,以及不知道從哪兒得來的武器,與二皇子的平亂軍僵持,甚至還隱約占據了些許上風。
麗妃得到消息,心里是又急又擔心,連做丹寇的心情都沒有了,在宮殿里來回走動,最后才吩咐道“給本宮拿信紙來。”
宮女聽了,迅速去拿了信紙,當然還有筆墨硯等。
麗妃則開始寫信。
不一會兒信件就寫好了,她折疊好了,揮了揮手“送到明月樓去。”
很快空知接到了麗妃的信件,看完整個信件,空知并不急著回復。
他把信件放在桌子上,站了起來,拉動機關,讓地板升上去。在閣樓處,望向這半個岳安城,不知道在想什么。
其實他最近想了很多關于安樂王的事情。
最開始他是依靠星象發現了不對,畢竟大燕的氣數盡了,按理來說在這個時候就不該有皇室血脈留存了。
所以他翻閱了自己之前的星象記錄,雖然里面都記載了安樂王這顆星,但是只有這顆星的描述異于平常,關于大燕的描述一直沒變。
加之對應現實的事情,空知確定了,安樂王最開始應該不是大燕血脈,而是因為某些原因改變了。
雖然現在的大邕大抵是不相信大燕的國師曾經可以依靠觀星而知天下事,但是大邕的第一代君王是知道的,所以他才要給大燕皇室貴族刺面,那些刺青不光是要讓他們做奴隸的證明,還是一種進一步削弱大燕氣運的手段。
將大燕的皇室貴族壓抑到最低,消除他們的氣運,讓他們沒有翻身的可能。
隨著氣運的消減,當氣運完全盡了之時,大燕皇室的血脈也會斷絕。
這是個極其陰險狠毒的招數。
作為大燕最后的國師,空知是想要給大燕復仇的,以整個大邕的覆滅為結局的復仇。
他謀劃了多年,就是為了在這大邕氣運薄弱之時覆滅大邕,讓北筱入侵大邕,讓大邕就此消失。
畢竟大燕已經沒有復辟的可能了,所以空知只想覆滅大邕便夠了。
所以在發現不對,大燕有了后繼之人時,空知心里其實是有些許欣慰的,但是不可避免的帶著些許高傲和優越感。
人總是這樣,認為自己是很重要的存在,某樣事情要是沒有自己,大概就不會成功。
但是安樂王之前和他見的那一面完全破除了空知的想法。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其實有些受打擊的感覺。
現在整個事情也已經不能如同他說策劃那般進行了吧。
但是最后他糾結了一番之后,還是回了一封信給麗妃。
“無需擔心,暫時的磨難不是什么大事,最后一切都會順利。”
接到信件的麗妃松記了口氣,雖然心里依然擔憂,卻不像之前那般著急了。
空知這樣做,其實也是有原因的。
按照空知目前對王爺的了解,他能看出來,對方喜歡利用別人的計劃行事。
所以他之前的謀劃,最好不要再有變化,這般才好讓王爺利用。
不過,將計就計明面上似乎很簡單,但是依照王爺這個做法,其實是很難的。
因為要這樣做,首先你得知道對方的計劃,你還要確信對方的計劃是順利的,沒有變故的,然后在此之上再進行謀劃。
空知自認可以觀星以知道部分未來的走向,都無法完全做到這一點。
所以,他感慨道“不愧是天選之人,到底是氣運非凡。”
晚上,望著空中的星星,空知仿佛在看一場博弈,一場棋盤上的博弈,在博弈之下,有的星星光芒越來越盛,有的則開始暗淡。
但是這并不是一直的,也不會是最后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