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安城內。
天氣一直不見好轉,下雨的跡象是一點都沒有,旱災到底還要持續多久幾乎所有人都沒有個底。
雖然太子易越之因為白蓮的夢知道下雨的具體時間,但是距離現在也還太過遙遠,再說了,之前已經因為白蓮的夢被誤導了,現在自然是要更加小心的。
和云南青猜測的沒錯,易越之確實打算利用這次的事情,將鎮北侯拉到自己的陣營里來。
當然了,就算是沒有成功他也總歸是要盡可能保護住鎮北侯的,畢竟他和鎮北侯世子的關系確實好,對方是他的朋友也是他的親信。
不過皇帝似乎是打定主意要對鎮北侯下手了。
他當時已經大怒,不過是因為叛亂的事情還沒有解決,才暫時沒有發作。
等安排好了安樂王去之后,這件事就又提了上來。
太子自然是想盡了方法,幫忙拖延和替鎮北侯說好話,在當時定下了基本的決策,同時也制定了備選的方案。
很顯然,正面的方法,最后是失敗了的。
皇帝最后震怒了,直接在朝堂上說了誰要是再替鎮北侯說話,那就不用再來了。
倒是也有幾個頂著壓力上前說了,當場就被拉下去了。
皇帝本以為殺雞儆猴之后,也就不會再有人說什么了,但是易越之還是挺身而出來勸導了幾句。
畢竟是太子,是皇帝的兒子,最后被關了禁閉,不讓他離開東宮。
而鎮北侯府,則是在之后便被士兵團團圍住了,接著就是皇帝給鎮北侯發去的召回令。
誰都看得出來,皇帝是真的被憤怒沖昏了頭腦,已經顧不上什么了,一心要問罪鎮北侯。
但是事實上。
皇帝將兵權看得極重,但是到底是不可能全部把持在手里,特別是他還要過瀟灑的生活時。
岳安城附近的幾個擁有兵權的機構倒是不用說了,他死死把控著,但是像鎮北侯這種待在邊疆的,就是在是不好說了。
就算是誰都說鎮北侯是個愚忠的人,在遇到明顯可以證明鎮北侯有問題的時候,皇帝還是被引誘到了。
但是一個人裝起來,大概能把他自己都騙了。
他本質上忽略其中的疑點,以及將鎮北侯召回后可能導致的北筱那邊的風險的原因,都不過是他已經逐漸忍不下鎮北侯了。
在鎮北侯鎮守北良的這么些年來,北筱時不時就會派人前來,大大小小的戰役不少,他手底下的兵全都是見過血的。
而這些戰役帶來的是真真切切的戰功,是周圍百姓的崇拜。
甚至于因為皇帝的昏庸導致大邕各處貪污腐敗,民不聊生時,鎮北侯所在的北良地區反而成為了最有秩序,百姓最能生存的地方,這種消息慢慢傳著,其實皇帝也是有所耳聞的。
皇帝對鎮北侯的忌憚一直很深,而且這種忌憚是隨著時間越來越深的。
現在叛亂起了,還和鎮北侯有關系,他自然是擔心對方有什么想法,但是主要是他腦子里一瞬間便意識到了,這是個讓鎮北侯回來,處置對方的好機會。
至于鎮北侯死了之后,他完全可以再派另一個親信去,再封上一個鎮北侯的爵位。
完全沒有什么影響,還除去了他心頭大患。
召回信發出后,易越之就在東宮里得到了消息。
他雖然以及猜到了,但是當這個事實擺在面前的時候依然有些難過,他其實對皇帝也沒有太多的父子之情,但是畢竟是他的父親,如果可以他不希望走向那一步。
但是事實證明,大概是沒有辦法的。
他當時執意出來替鎮北侯說話,就是想看看皇帝最后的抉擇,顯然他已經知道了皇帝的抉擇了。
易越之站在窗戶面前,看著庭院里有些奄兒的花。
陽光和刺眼,氣溫一直沒能降下來。
雖然沒多少人圍著他,但是易越之知道,東宮周圍的人不少,畢竟他和鎮北侯世子的關系,讓皇帝擔心他會做點什么。
易越之早就做了兩手抉擇,所以被關起來,對于他來說不一定是壞事。
如果他沒有被關起來,那他一舉一動都會有人一直跟著,但是被關起來就不一樣了,他們只會守在東宮附近,以確保他沒有出去,反而會放松警惕。
而誰也不知道的是,東宮里,其實是有暗道的。
暗道直接通往明月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