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煙不動聲色地嗯了聲,示意夏和安打賞了孫小樂。
一回頭。
她猶豫了下要不要好好幫康熙想想菜譜。
可想來想去,她連康熙喜歡看什么話本都沒琢磨明白呢,菜譜就更算了,她和康熙用膳也不過兩三次,對方喜歡什么口味,她壓根不知情。
于是,阮煙就心大地把這件事忘到腦后去了。
她這邊不存心,內御膳房那邊卻是不敢不用心,張德這個人能耐,靠著這次機會直接和內御膳房那邊搭上了線。
阮煙幾日后,就發現景陽宮膳房的太監手藝好像精進了。
“這道羊肉粥當賞。”喝了兩口羊肉粥,阮煙只覺得從頭暖到了腳,這羊肉粥做的是真好,既沒有羊肉的膻味,卻保留著羊肉的甜美。
大概做法是用羊肉、羊骨去熬出湯底,調味后再加入粳米燉開花,等到上面熬出一層米油后,端出來,撒上一層小蔥、花生碎,要是愿意還可以加點胡椒。
秋冬季節喝上這么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粥,能叫人心情愉悅一整天。
點了羊肉粥,佐的菜就清淡了。
炒豆芽、涼伴羊肚,最多就是再要一盤清蒸魚。
阮煙吃的香甜。
這人心情一好,靈感就來了。
她突然想到這糟心的話本,該怎么寫了
匆匆把剩下的粥喝完,她吩咐言春他們把剩下的菜色給分了就鉆進次間的書房里面。
無獨有偶。
康熙也喜歡這道羊肉粥。
他點頭道“內御膳房這些日子做的總算不錯了,這羊肉粥滋陰補氣,適合幼兒、老人秋冬進補,太子和太皇太后、皇太后都合適用,讓御膳房的人這幾個月隔兩天晚膳都往毓慶宮、慈寧宮、慈仁宮送一碗。”
“喳。”
梁九功答應一聲。
蒙古人本就喜食牛羊肉。
孝莊和皇太后當然也不例外,只是兩人上了年紀,牙齒漸漸不如往日那樣好使,再加上腸胃虛弱。
蘇麻喇姑還總為孝莊和皇太后兩人貪吃牛羊肉發愁呢,現下康熙讓人送羊肉湯,蘇麻喇姑頓時高興了“萬歲爺真是孝順,這羊肉粥正好適合這個時節進補,朝政繁忙萬歲爺還能記掛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身體,可見是真把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放在心上。”
孝莊斜了她一眼,對笑著的皇太后說道“你瞧瞧她,說來說去還不是為著以后不用發愁咱們倆吃肉的問題了。這粥可占肚子,三兩口下去哪里還能吃得了肉。”
“阿彌陀佛,奴婢哪里敢這么想,”蘇麻喇姑裝傻充愣“太皇太后怕不是想多了,您二位吃得香,奴婢只有高興的份兒,哪里敢再多說什么。”
“如今這年頭當奴婢可真是難,什么也沒說都能招來一堆數落。還是供奉佛祖好,至少佛祖不嫌奴婢話多。”
蘇麻喇姑一番話,說的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都笑了。
皇太后用蒙語打趣道“太皇太后可別說了,您說一句,蘇麻喇姑有十句話等著您呢。您學學我,一句話不說,她就說不了我。”
“可不是。”蘇麻喇姑不但不惱,反而還點頭贊同“您二位前幾天偷吃烤牛腿,都是一塊吃的,皇太后聰明,一句話也不說,奴婢反而不知道說什么了。倒是太皇太后巴巴地說了一堆,奴婢只能說說您了。”
孝莊露出恍然大悟的模樣。
她一拍大腿“原是這樣,我還當蘇麻喇姑是不舍得說琪琪格,哎呀,這慈寧宮怕不是我是最后才明白這個道理的。”
琪琪格是皇太后的小名。
只有孝莊才能喊這個名字。
一屋子的人都笑開了。
上面的人高興,下面的人日子自然好過不少,前幾天緊繃的氣氛一掃而空,后宮眾人都松了口氣。
頒金節也要到了,節日的氣氛日漸濃郁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