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阮煙說起這事的時候,紫禁城的信送到了康熙手上。
八百里加急的信,一抵達蒙古就被送到康熙面前。
聽聞是太皇太后所寫,康熙顧不得正和朝臣議論的事,停下來道“把信遞過來。”
梁九功忙把信呈到康熙手上。
左右大臣都不敢言語,禁聲站在一旁。
信上面是太皇太后寥寥幾語交代了下自己的身體狀況,康熙臉色一下變了,營帳內氣氛瞬間仿佛冰封。
大臣們連大氣都不敢喘息一聲。
康熙閉了閉眼睛,道“你們都下去,梁九功,去把周院判和太子請來。”
梁九功答應一聲,眾大臣也都紛紛退下。
被傳召來的太子滿腹疑惑,可等聽到康熙問起周院判太皇太后的病情如何醫治時,太子一下明白皇阿瑪讓他來的原因了。
如今蒙古各部都云聚在科爾沁,還有不少部族在趕來的路上,康熙不能提前走,無論如何他都得見見那些部落的親王臺吉,以表親近。
這事,攸關社稷。
因此,即便康熙再歸心似箭,也得留在蒙古。
周院判心里無奈,沉吟片刻搖頭“萬歲爺,太皇太后失明非疾,怕藥石無醫。”
康熙心里一沉。
他捏緊了手中的信紙,“當真藥石無醫即便傾盡國力”
周院判屈膝跪下,“萬歲爺,奴才不敢欺瞞,倘若真有一絲機會,奴才拼了老命也要救回太皇太后,但,人怎能和天爭”
太子一臉擔憂地看著康熙。
營帳內,鴉雀無聲。
康熙閉上眼睛,脖子上青筋凸起。
他心里有怒氣,有無奈,有痛苦
他貴為天子,可又如何
“砰”
康熙一腳踢翻了桌子。
上面的奏折噼里啪啦落了一地。
守在營帳外的侍衛繃緊了神經,只聽得許久的沉默后,萬歲爺的聲音才響起“保成,你和周院判同去,務必”
他說到這里,頓了下,聲音壓著痛苦“照顧好太皇太后。”
“是,皇阿瑪”
太子忙答應一聲。
周院判渾身緊繃,等出營帳后,后背已經被冷汗打濕。
太子對他說道“周院判,事情緊急,孤看也不必收拾什么東西,咱們讓人趕緊準備馬車,趕回京城才是正事。”
“是,奴才一切聽您的。”
周院判答應飛快。
其實若不是周院判歲數大了,身子板撐不住連日騎馬,太子都想讓周院判騎馬,這樣才能更快趕回去。
康熙的盛怒,和太子、周院判的突然離去,都引起了阿哥們的注意。
即便不打聽,只是太子不見了這事就足夠引人注意的。
明珠喝著茶,將黑子落在大阿哥面前的棋盤上,“太子這回回京是代萬歲爺盡孝,若是辦得妥帖,恐怕萬歲爺對他更加滿意。”
大阿哥面色陰沉如水,他摩挲著手中的棋子,“叔父想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