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姚黃牡丹,易和裕盛裝出場。
這是他第一次參與易家的家庭聚會,一出場就令宴會廳安靜下來。
可容納二、三十個人的宴會廳里,燈影點點,珠光寶氣、衣香鬢影。易家是大家族,娶妻求才求貌,數代傳承下來幾乎沒有歪瓜裂棗。
放眼看去,皆是俊男美女。
明天是易秉松的六十五歲大壽,今天晚上先把自己這一脈的孩子們都聚攏過來,吃個熱鬧飯。
易承涯是老大,帶著妻子錢美華、兩個兒子坐在父親的左首,看到易和裕進來,先哼了一聲“一屋子就等他一個,真沒禮貌。”
易秉松面容瘦削、五官立體,即使年過花甲依然矍鑠精神。他一見到易和裕,便笑了起來,招了招手“和裕過來坐,這是你第一次參加家庭聚會,晚一點不要緊。”
易和裕從小體弱多病,父親不疼不愛,倒是爺爺多有憐惜,所以叔叔、姑姑們也會去寒檀小樓探望,都認得他。
二叔易承濤笑道“上次見到和裕,還坐著輪椅,一臉病容。沒想到現在身體已經好起來了。”
三叔易承波話少,只點了點頭。
雙胞胎姑姑易藍、易紫上下打量著易和裕,贊了一句“仔細看,和裕生得真好,和嫂子”一語出,便知道說錯了話,兩人對視一眼,閉上了嘴。
錢美華陰陽怪氣地說“這人呢,還是不要太念舊的好,凡是都要向前看咧。”
易藍、易紫是家中最小,雖然是女兒但很受寵,毫不客氣地回懟道“喜新厭舊也不是什么好東西”
易承涯被刺中心窩,脹紅了臉“老四、老五,你們”
易家奶奶喬婉兮女士打圓場“好了,好了,都少說幾句。和裕病好了,這是好事,你們這些做長輩的都該賀喜才對。”
一時之間,恭喜之聲不絕于耳。
易和裕鞠躬感謝之后,抬眼看向奶奶。這位慈眉善目、身著旗袍的老人不喜歡自己的母親,順帶地也不喜歡自己。
十三年前,喬婉兮在探望年幼的易和裕時,曾冷笑著說“福薄之人,生下的孩子也享不得福。受這罪做什么不如死了干凈。”
這話,易和裕記得清清楚楚。
莫怪他記仇,木系異能在身體里肆虐時,身體的苦痛會因為一句溫暖的話而減輕,也會因為一句惡毒之語而加劇。
當你陷入泥潭,最能看透人心。
易秉松看到易和裕終于痊愈,能夠自由行走,不再懼怕植物,腦中便現出高僧河海說過的話此子大難不死、必有后福,莫拘莫限,隨他去。
易秉松笑容和藹“既然孩子們都來了,就開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