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從易和裕的建議,林滿慧回到軍山農場。
1984年,改革春風吹進華國的每一個角落。工商銀行成立、深市特區邁開大步向前、居民身份證制度施行萬元戶、下海經商、承包責任制,這些名詞成為老百姓嘴里的熱詞。
林家五兄弟中,老五林景嚴在京都開公司,老二林景信調往省城公安廳工作,剩下林景智、林景仁、林景勇三個還在農場。
年底公司各種帳務,林景嚴忙得焦頭爛額,沒辦法跟著林滿慧一起回來,只得派司機買了一堆禮品送她回家。
十二月的湘省還不算寒冷,略顯蒼白的陽光照耀著大地。
下午五點左右到達,沿著農耕大道往紗廠老宿舍駛去,熟悉的景色映入眼簾,林滿慧那顆迷茫的心漸漸安定下來這里是我從小長大的地方,一草一木都見證著我的成長呢。
小汽車開進紗廠,門衛師傅往里一看,笑瞇瞇地問“滿慧回來噠”濃濃的鄉音傳到耳中,林滿慧頓覺親切無比。
紗廠宿舍還是老樣子,兩棵梨樹立在地坪中央,竹籬笆圍成的菜地里紅菜苔長勢正好,大片大片的紫紅色葉片如寶石一般閃著油光。
林景勇的米粉店越開越大,原來的老房子根本滿足不了需求,索性在農場百貨商店附近盤下一個門面,現在的老房子住著一家三口。
米粉店的營業時間從早上六點到十一點,林景勇這個時候在家準備晚飯,聽到門口的動靜走出屋,抬眼看見沒到寒假就回家的林滿慧,忙接過她手中背包,問“滿慧回來了怎么沒先發個電報回來”
四哥的聲音里帶著濃濃的關懷與驚喜,沒來由地一陣又暖又澀的感覺涌上心頭,林滿慧的眼眶有些發紅。
林景勇一見她眼眶發紅,嚇了一跳。小妹向來堅強冷靜,到底發生了什么這沒聲沒響地就回來了,學校不是還沒放假嗎他有點著急,聲音里帶著擔憂“怎么了有什么事嗎老五欺負你、還是易和裕讓你生氣了”
林滿慧努力讓情緒平靜下來,搖了搖頭。
三嫂徐春妮快步走過來,挽住她的胳膊,溫柔地拍打著她的后背“沒事沒事,回來就好。餓了沒有你先坐坐,讓三哥煮碗粉給你吃,墊墊肚子。”
林景勇應了一聲,將背包交給徐春妮就進了廚房。姑嫂二人一起進屋,快三歲的侄兒林清瑜親密地抱著林滿慧的小腿,奶聲奶氣地喊“姑姑”
林滿慧低頭看到虎頭虎腦的侄子,心情大好,彎腰抱起小家伙問“小魚兒,有沒有想姑姑啊”
林清瑜將臉蛋貼在林滿慧肩膀,有點不好意思地說“想。”
徐春妮在一旁笑著說“都說小孩子忘性大,你暑假忙沒回來,一年時間沒見到,小魚兒還記得你呢,一見到就親密上了。”
東廂房一直為林滿慧留著,桌上擺著的幾盆春蘭被林景勇照顧得很好,枝葉油綠發亮。林滿慧放下行李,抱著林清瑜走出去,讓司機把禮物搬下來。
大包小包、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后備車廂都塞滿了。老宿舍區旁邊幾戶都湊過來看熱鬧,羨慕不已。
“唉呀,滿慧這是發財了,有小汽車送不說,還買這么多禮物。”
“這些東西一看很高檔咧,到底是在京都讀書的大學生。”
“才讀大學就能賺錢,咱們軍山農場滿慧是第一個。”
“老五在京都開公司賺大錢呢,這點東西算什么”
外面的世界繽紛多彩,軍山農場卻沒有多少變化。這里的房子依然簡單而規整,這里的人依然淳樸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