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修煉,中午廚師準備琳瑯滿目一大桌子菜,林滿慧吃過之后小憇一會,便從后門上山,再走到厲浩家里。
和在軍山農場一樣,陳淑儀保持著喝下午茶的習慣。
一壺林滿慧送來的紅茶,茶色似琥珀,透著股蜂蜜甜香,聞著就令人心曠神怡。就連不懂茶的三位研究生,端過白瓷鑲金邊的茶杯時,贊嘆了一句“師母,這茶真香。”
剛烘培出爐的杏仁小餅干入口即化,香甜可口,林滿慧滿足地瞇起眼睛,美滋滋地說“師母,你做的點心真好吃。”
陳淑儀退休在家既沒有在學校任教,也沒有帶學生,平時打理家務,幫女兒厲椒帶帶孩子,閑時整理以前的田野調查心得,準備寫本關于辣椒栽培技術的著作。
忙碌了一輩子,陳淑儀還挺喜歡這樣閑散的生活,見到孩子們一臉慈祥的笑容,拿出水果和小零食擺在桌上“你們喜歡就好,多吃點。”
她特地往鄭采輝面前的碟子上多放了一塊杏仁餅“采輝太瘦,應該多吃點兒。”
鄭采輝是窮苦孩子出身,父母皆亡,由村民共同撫養長大。他刻苦努力,成績優異,高中畢業之后村里推薦他讀大學,這才來到京都農業大學。他感激地看了一眼陳淑儀,垂下眼簾,拿起餅干放入嘴里。
厲浩的頭發有些零亂,他抿著唇坐在沙發上看書,似乎心事重重。
林滿慧悄悄問趙春霞“老師怎么了”
趙春霞對學院的情形比較了解,看一眼老師,放低了聲音“還不是因為溫院長”
周洋湊過來,補充一句“今年不是報那個華夏農業科技進步獎嗎厲教授原本想把我們最近一直在忙的野生蘭花植株移栽及變異基因保留技術項目申報,結果被溫院長強行要求打包進他的項目。”
趙春霞撇了撇嘴“溫院長把我們院所有搞花卉研究的教授成果打了個包,揉巴揉巴,項目名稱就叫什么常用花卉植株栽培技術,準備沖一等獎呢。”
鄭采輝沒敢發表意見,只安靜地傾聽著,聽到師姐師兄背后議論教授,神情微微有些緊張。
林滿慧剛進大學,不太清楚高校的研究機制,聽幾位學長這么一說,似乎園藝學院的領導不是什么好東西
“溫院長有什么成果他的科研能力很強嗎”
趙春霞在溫友亮手底下待過一年,有發言權,她偷偷掃了一眼,見厲浩與陳淑儀都不在跟前,這才敢說實話。
你一言我一語,把溫友亮院長的底子扒了個干干凈凈。
海歸博士,學歷牛逼,花卉研究專家,但近十年基本不認真做科研,不下田野、不入溫室,因為與海外某期刊關系良好,炮制了五篇質量一般的論文發表。
外來的和尚好念經,就憑著這五篇國外的期刊論文,評上教授、碩導,再加上會鉆營,當上了園藝學院院長,一時之間風頭無兩。
溫友亮擅長搞政治斗爭、拉幫結派,在園藝學院說一不二。學院里認真做學問的教授們敢怒不敢言,研究生更是見到他就像是老鼠見到貓一樣。
趙春霞嘆了一口氣“幸好他嫌棄我是女孩子不愿意帶,不然還不知道會怎樣。”
周洋搓了搓臉,面色嚴肅“我在大學就聽說過他的為人,所以才堅持選厲老師當導師。師門很重要,道不同不相與謀呢。”
周洋是鄂省神農市林業局選送的工農兵大學生,單位重點培養的對象,他讀研究生單位非常支持。領導干部隊伍的高學歷化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周洋有政治抱負,想學點真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