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過了,要是生意能做大,那他就帶著鄉親們一起發家致富,爭取把他們郎山村變得像板栗溝那樣富裕。
要是鄉親們學會做電商之后,自己有了銷售渠道,不想給他供貨、想自己單干了,那他也沒什么好阻攔的。
反正,有了自家民宿和養蜂的收入,再加上經營快遞網點的收入,沒事再拍點短視頻賺點零花錢,鄉下花銷又不大,賺的錢足夠他跟他爹吃喝不愁了。
有了這么個保底的想法,江小滿跟農戶簽合同的時候,就佛系多了。
不過,他肯吃虧,鄉親們卻無論如何都不能讓百川校長的侄子吃虧啊
江百川遲遲不肯結婚,一副“要把畢生心血奉獻給偉大的教育事業”的樣子,鄉親們嘴上不敢議論什么,但其實心里都清楚,江百川大概這輩子都不會結婚生孩子了。
一個男人沒有子孫后代,甚至連個契兄弟都沒找,這在他們山里人看來,簡直是比死了老婆的鰥夫還可憐,退休之后有工資又怎樣
說句不好聽的,江百川這樣的,以后死了連個給他摔盆的都沒有
但現在不一樣了。
江百川對江小滿這個大侄子的態度,鄉親們都是看在眼里的。
大家普遍認為,江百川這是打算拿侄子當半個兒子養了,估計等他百年之后,也是江小滿替他摔盆守靈
這么一想,江小滿豈不就是百川校長半個兒子啦
他們多大臉好意思占百川校長的便宜
只是,江小滿已經把合同擬好了,就連做新式茶餅的模具都做好了送來,他們也確實想做這門生意,別的不說,茶餅做好了,不用自己辛辛苦苦背到集市上去賣,江小滿上門來收,當場就能結算貨款給她們,這簡直就是在給她們送錢嘛
見江小滿死活不肯收做模具的錢,臨走的時候,鄉親們拉著他不肯放手,楞是給他塞了好多的土雞蛋啊、臘肉啊、自家收的花生核桃之類的。
總之,去的時候江小滿的背簍還是空的。
回來的時候,里面基本上都被塞滿了。
江小滿自己吃不完,還送了好多去學校。
郎山小學的新校舍地基已經打好了,現在正在砌墻,聽說快的話明年下學期就能搬回去了。
眼下學校的老師和學生們,就只能暫時擠在一個民房里了。
江小滿去送東西的時候,正好碰上新來的兩個老師在院子里給學生們上體育課。
經過前期激烈的關系角逐,最終被分到郎山小學“鍍金”的,據說都是市里這兩年引進的“優秀儲備人才”。
一個是本地一個二本師范院校畢業之后,考進市里一所小學的合同工,是個女老師,叫姚甜甜。
另一個是個戴眼鏡的男老師叫谷慶松,看著和江小滿差不多大,是本省一個什么工程學院畢業的,據說本專業還不是師范類的,是學什么工程技術的,但是他本人好像比較想當老師,所以選修了師范類專業,還考到了教師資格證。
這兩位新老師都不是正經體育專業畢業的。
不過,人家正經體育專業畢業的,這兩年可搶手著呢,也落不到他們郎山小學手里。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谷慶松老師從小就喜歡踢足球,從小學到大學,一直都是校足球隊的主力,還曾經參加過本省大學生運動會的足球比賽,這樣的水平,教教小學生是絕對夠了。
姚甜甜的乒乓球打的非常好,據說她姥姥以前還是省乒乓球隊的,家學淵源,有這樣的底子,能教教小學生體育也可以了。
看得出來,這次市教育局也確實在人選上用了心思。
選的兩位新老師雖然是來鄉村小學鍍金的,但個人業務能力卻很能打。
怪不得他叔都有時間幫他做茶餅模具了。
看來兩位新老師的到來,確實是大大減輕了百川叔的教學壓力啊
等再過一陣子,彩云姐休完產假回來,說不定他叔都不用自己親自參與教學工作了。這才是真正的校長嘛